【如是觀史】 曾國藩的科舉路

文/余遠炫 |2021.12.06
1445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曾國藩是晚清第一名臣,他籌組湘軍對抗太平天國,讓奄奄一息的清朝,多撐了將近半個世紀,曾國藩也因此獲得了「文正」的諡號,尊稱曾文正公。不過曾國藩的科舉之路,前頭走得顛顛簸簸,當官以後卻加速前進,人生的起落與抉擇,都令人感到驚奇。

曾國藩原名曾子城,是孔子學生曾參的後裔,他出生於湖南湘鄉的耕讀世家,十六歲開始參加童子試,但考了六次都沒考上秀才。

第六次落榜時,考官受不了他寫的文章,乾脆將他「懸牌批責」,也就是隨著榜單公布出來,告訴考生,像這樣的文章就叫做「文理不通」。曾國藩考得不理想,他的父親也沒怎麼責罵他,因為曾國藩的父親考了十七次也沒考上秀才。

一般人受到這種刺激,大概會被逼瘋掉,但這時還名為曾子城的曾國藩,卻像找到一個方向似的,原來他前六次寫的叫做「文理不通」,於是他就得針對缺點改進,這麼一想就充滿正能量。他第七次考秀才時,果然順利考上,雖然成績不是最好,倒數第二名,但還是錄取秀才。

曾國藩考上秀才,有了功名之後,把名字改為國藩,字滌生,希望成為國之藩籬,滌舊就新。他買了二十三史啃讀,而且養成了習慣,每天都要圈點閱讀至少十頁,持續有恆不間斷。這種苦讀的方式對他的考試頗有幫助。跨越秀才的第一道門檻之後,隔年就考上舉人,等於連續兩年都有佳績。

舉人要參加會試,考上會試者稱為「貢士」,可以參加「殿試」,並分出一甲、二甲與三甲三個不同的等第。一甲有三人,即狀元、榜眼與探花,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稱進士出身;三甲人數較多,有時可到百人,賜同進士出身。曾國藩考上三甲四十二名,就算不滿意這個成績,但也無法更改了。

三甲其實也是好成績,因為古代科舉考試競爭激烈,有人一輩子也考不上;曾國藩卻靠著自己的努力不懈,重考了六次才考上秀才,然後開了竅,接連闖過舉人與進士的關卡,而能夠成為官員。古代讀書人要能為民眾服務,就得透過考試成為公務人員,科舉制度雖然廢除,但其實科舉的影響至今仍在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