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您的名字是菩薩

文/周蘇宗 |2021.11.14
1485觀看次
字級
作者(前)小時候和母親相處的甜蜜時光。圖/周蘇宗
父母結婚紀念照。圖/周蘇宗
作者母親幼時淳樸憨厚模樣。圖/周蘇宗

文/周蘇宗

我的母親周素娥,就是佛陀派來度化我的最慈悲的菩薩。

她的諄諄教誨,讓我知道做人的分寸;她的處世堅定,讓我學會遇事不慌張;她的茹苦含辛,讓我明瞭世間的冷暖。就好像未學佛前,母親就在教我戒定慧三學。

大師說:「一等父母,愛念子女,教以聖賢之道。」還說:「一等兒女,孝悌恭敬,晨昏定省。」如此說來,不敢說自己是一等兒女,但母親肯定就是大師所說的一等父母。

小時候常陪在母親身旁,看她忙著幫我縫製手帕、抹布、口罩等,上小學時都得檢查的基本裝備。我在一旁寫功課或看書,母親有時會讓我幫她穿針引線。她教我的竅門是線頭不得凌亂,含一下線頭讓線頭溼潤凝聚,或是咬掉一小截成為新線頭,都有助於穿針。

學佛之後,每當想起佛陀為阿那律尊者穿針的因緣,就會特別懷念兒時母親為我縫製衣物等用品的情景。

《增一阿含經》:阿那律失明後,仍精進不懈。由於無法縫補自己的衣物,喊著:「誰要修福報啊?幫我穿針縫衣吧!」慈悲的佛陀慈航駕臨:「我來修福報吧!」尊者驚訝,起身恭敬頂禮:「佛陀您已具足無量福報,為何還要修福?」佛陀:「福報哪會嫌多呢?」

最尊貴的佛陀如此精進修福,更何況是我們凡夫呢!修福不嫌多,對母親的供養卻永遠都不夠。

修福不嫌多,但也感嘆與母親相處的時間總是太少。為人子女,不是太早離開家,就是太晚懂事。

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佛陀手中線,串起佛子累世的因緣。我為母親穿針,母親為我縫製衣物,更是此生難忘的針線情。大師的母親教導大師「眼裡要有眾生」,母親用台語跟我說:「袂用得看人無目地(不可以瞧不起人)」。

眼裡有眾生,是不著無人相;不可以瞧不起人,是母親要我去除貢高我慢。

淨業三因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列為第一。《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如此說來,此刻的我正處於最貧乏的人間時節,怎能不頭面頂禮,仰賴三寶加持,度過人生苦海的風浪。

我們都是過客、時間旅人、時空旅者,一切匆匆,永恆的是某個心情的當下。我彷彿感受得到兒時母親為我縫衣的當下,那分無可言喻的溫暖與清淨。萬籟俱寂,佛光和煦,低沉梵唄裊繞,母親手中針線,閃閃發亮,有如紫磨金光,呵護著幼小的我。母親生我色命,佛法養我性命,佛子又怎能不頭面頂禮,感恩慈悲的母親與偉大的佛陀呢!

母親是外公與外婆在廈門經商時領養的,五歲來台灣後在台北的古亭庄成長,日治時代念過幾年公學校,六十歲左右重回校園學國語。在這之前,母親都是用閩南語或日語與父親溝通。我與母親的互動主要也以台語文為主。

讓我用這首為母親寫的台語詩,表達無限的感恩與思念。祈望在佛光的任何角落裡相遇,隨處隨時能有因緣,為法師、師兄、師姐、義工們,讀誦這首台語詩:

阿母

阮阿母老矣

倒佇眠床,罕得開喙

轉去看阿母,嘛是予阿母看

做人序細

毋是傷慢會曉想

就是傷早離開厝



學生時代補習了後轉到阮兜

菜櫥仔內攏有一碗芳絳絳的鹹糜

頂面攏掖蔥仔珠花

一粒一粒清芳蔥脆

一喙一喙愈食愈紲喙

彼是阿母疼囝的心思

足想欲問阿母:

你會枵無?敢有想欲食鹹糜?



已經遐濟年矣,你無講啥貨

逐改轉來看你

你極加用目睭共阮

阮攏了解你的心意

路途遙遠,驚阮窒車會忝

車票遐貴,無愛阮無彩錢



好食的物件,你無法度哺

媠衫,你嘛無機會通穿

足想欲閣佮你繼續開講

咱這世人猶未講完的故事

雖罔你已經袂得開喙

足想欲閣聽你罵阮一改:死囡仔

彼應該會是上快活的代誌



坐佇你的眠床邊

囥一蕊剪絨仔花佇枕頭頂

干焦欲共你講:阿母,多謝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