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壇心語】 價值觀決定教育方式

文/林文瑛 |2021.11.04
1772觀看次
字級

文/林文瑛

最近在一次聚會中,有位媽媽談到她讀國三的小孩很自律、懂得上進:「他都選第一排坐,認真聽講、作筆記。」我很訝異:「他那麼高,怎麼會坐第一排?不會擋住後面同學的視線?」媽媽愣了一下:「也對,但是老師規定成績好的同學可以先選座位。」

沒想到經過幾個世紀,學校教育一再改造,卻仍住著成績至上的舊靈魂,讓老師理直氣壯以成績分類學生,差別對待!

我國小遇過一位老師,將成績好與差的學生配對坐一起,她規定成績好的負責教旁邊同學功課,成績差的學生則負責清理小老師抽屜中的垃圾。後來,無知的我乾脆把垃圾直接放到同學的抽屜裡,以為這樣可省她的事。長大後思及此事,每每都會做噩夢,好想找到那位同學,當面向她說對不起!

如果不時時反省,我們可能難以察覺,我們以為最好的教育方式,或許只是某種偏頗的意識形態!

我有位好同事,平時我們無話不談。有次看到他精神不好,問原因,他解釋道:「昨天女兒到同學家過夜,因為房間沒冷氣,睡不著,半夜打電話回來要我去接她回家,折騰了一個晚上,所以沒睡好。」我不可思議地問:「她說要回家你就真的去接她?你沒有想過她同學的感受?」朋友不以為然地說:「沒冷氣她睡不著,不然你說怎麼辦?」我說:「可以跟她說,你同學沒有冷氣能睡覺,你應該也可以。你現在吵著回家,同學會很難過的。」我們這兩個好朋友竟為此吵了起來。

所有的父母都想做對兒女最有利的事,都想讓他們為未來做好準備。對我而言,保護子女的上上策,就是讓他們能時時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能體諒與自己不一樣的人。對我的朋友而言,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敢於說出自己的感受,勇於做自己。兩種價值觀、兩種教育方式!

德國教育重視自律與獨立。留學德國的朋友告訴我:「只要遲到,小孩就不用送幼兒園了,父母自理。」守時的習慣從幼兒開始,父母共同承擔責任!

有一次這位朋友在超市被小孩的小推車撞到腳,爸爸趕過來要小孩道歉,小孩約莫四、五歲,拗著就是不依,她趕緊說沒關係,就推車離開。逛了幾圈,她發現那個爸爸一直半蹲在原地跟小孩講理,她有點不好意思,刻意繞到別的地方。過了半個鐘頭以上,她看見爸爸老遠帶著孩子走過來,讓小孩自己跟她道歉!

日本教育強調用心與體貼。我的小孩在日本上幼兒園時,平常是營養午餐,周末父母得自己準備。有一次我因為功課忙,就去買了超商的三明治裝進便當盒。結果老師在聯絡簿上寫道:「打開便當,孩子希望看到的是媽媽的笑容,而不是7-11的笑容!」天哪!當時我的臉肯定比柿子還紅!

又有一次,老師要每個小朋友帶擦自己桌椅的抹布到學校,我趕快去買了圖案可愛、吸水防菌的新抹布讓女兒帶去。沒想到女兒原封帶回來:「老師說,抹布不要用買的,舊毛巾縫的就好。」打開聯絡簿:「謝謝媽媽,抹布用舊布料做就好,小朋友才不會互相比較!」小小抹布尚且如此,難怪他們堅持有平等意涵的制服傳統!

儘管我們都愛自己的小孩,在乎自己的學生,如何當父母、如何引導學生,還是需要學習的。我們採用的教育方式其實就是自我內在價值的實踐與傳遞,本身就是一種身教。唯有透過不斷的反思檢視,才有可能在教育過程中,啟動價值的正向循環,增加孩子善良的力量,孕育出更有意義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