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去胎記 臉皮變薄斑更多

 |2007.10.24
2047觀看次
字級

醫師不懂皮膚結構亂整 醫療爭議爆增 消費者四處尋醫如遊民 責任難釐清

【本報台北訊】許多人愛美不惜花費大筆金錢美容,而強調不動刀的醫學美容雷射治療,只要具有醫師執照皆可執行,在臨床上確有不少失敗案例,讓消費者四處遊走,猶如醫學美容的遊民,且因歷經多次治療,責任難以釐清,醫療糾紛居高不下。

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婦人,為去除臉上藍色胎記樣斑,打過紅寶石雷射、銣雅各雷射、脈衝光,因對治療結果不滿意,只要有人介紹就去嘗試,結果臉上留下不同層次色斑,且因打過太多次雷射,皮膚組織破壞、變薄,後來沒有醫療院所敢收容。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皮膚科醫師洪克明表示,這位婦人找他之前,已經沒有醫院診所敢再幫她打斑,花著一張臉的患者,幾乎想要尋短。

洪克明表示,很多皮膚科醫師擔心「反黑」的問題,除斑時寧可多打幾次,以低能量來減少反黑副作用,但重複施打,大部分的能量是浪費的,深部的斑仍無法去除,原理就像,深埋在地下兩公尺的寶藏,每次只挖一公尺就蓋起來,下次再挖一公尺,還是挖不到寶藏。

他舉例,強調亮膚的脈衝光,打完後表皮層變薄,因更接近真皮層,看起來白皙、紅潤,但其實是破壞保護皮膚的角質層、表皮,有些對皮膚結構完全不了解的美容師或甚至醫師太相信儀器,但雷射治療其實還牽涉到物理、熱學、力學的認識,術後的照顧、發炎的控制都是手術能否成功的關鍵。

和平院區整形科醫師吳煒文也遇過一位,因打脈衝光失敗變成「黑白郎君」,患者半邊臉黑掉了,但因幫她治療的醫師是親戚,並且免費招待試用新儀器,沒想到對儀器不熟悉,微整形變成危整形。

根據衛生局醫護管理處統計,整形美容引發的醫療爭議,在短短兩年間,爆增數十倍以上,醫護管理處處長高偉君表示,美不美的定義很主觀,為保障自身權益,應審慎評估操刀醫師是否具該手術的訓練背景與經驗,手術前與醫師多溝通,才能降低爭議風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