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業前送復蔬餐 業者讓愛流轉

記者妙正、楊旻芳、人間社記者林志賢綜合報導 |2021.09.01
734觀看次
字級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嘉義分會送愛心餐,到仲埔教養院與長輩及院生們結緣。 圖/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提供
蘭陽別院佛光人前往瑪利亞老人長照中心,結緣蔬食餐。圖/人間社記者林志賢

【記者妙正、楊旻芳、人間社記者林志賢綜合報導】在嘉義市小有名氣的悅德素食,響應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發起的「e起復蔬、全民相挺」活動,加入復蔬餐廳並獲得愛心人士捐贈復蔬餐;後因疫情影響,仍宣布將在三日結束營業。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嘉義分會得知後,與悅德素食合作訂購一百個便當,分贈獨居長者及教養院院生,讓捐贈的復蔬餐做最有效運用,也讓悅德素食停業前,留下美好的回憶。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攜手《人間福報》、綠色公益基金會及佛光山慈悲基金會等單位,發起「e起復蔬、全民相挺」公益活動,有上千位民眾、逾二百家餐廳熱情響應,加入捐餐送餐行列。

施比受更有福 處處有歡喜

悅德素食嘉義店由二名八年級生張粲梁、陳婕瑩在二○一九年開設,在當地蔬食界小有名氣,有許多到嘉義旅遊的民眾,都會特地前往用餐;自疫情爆發後,業績受到影響但仍堅持捐贈愛心餐。雖然日前宣布結束營業,在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嘉義分會協助下,將復蔬餐善款善加利用,準備一百個便當,分送給當地的華山基金會、福興社區日照中心、仲埔教養院的長輩及院生們結緣,以示支持。

「一直以來,做愛心餐都是很歡喜的事情!」張粲梁表示,在疫情前他就成立愛心廚房,希望能為社會做多少就盡量做。他認為,推廣素食就是要身體力行,看到佛光會發起的「e起復蔬」活動後,便希望能參與,與大眾創造更大的愛心,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

張粲梁說,看到佛光會師姐前來協助,讓他非常感動,更在大家眼中看到法喜充滿,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雖然決定結束營業,因為有加入復蔬行列,所以趕在結束前,將獲捐贈的一百個便當送出去,「感謝佛光會、佛光人的用心!」目前餐廳原位址已在頂讓中,希望對蔬食有興趣的人能接手,將愛傳遞下去。

實踐宗教和諧 修女來響應

除了嘉義地區積極響應「e起復蔬」活動,宜蘭佛光人更讓這份溫暖超越宗教。蘭陽別院住持妙勤法師八月二十七日帶領佛光會督導長陳淑華、冬山會長林燕鈴、羅一會長林美菊、羅二會長謝許忠等,攜手「蔬食地圖」業者阿美蘿蔔糕,提供七十份復蔬餐,結緣羅東天主教靈醫會瑪利亞老人長照中心

妙勤法師會面長照中心郭宇心修女,兩人一見如故,郭修女還提供中心自製的霜淇淋給大家享用,實踐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宗教融和,共同為國家社會及民眾造福的理念。送來的復蔬餐不但溫暖長者的心,更是一場跨宗教的聯誼。妙勤法師也邀約修女至蘭陽別院做客,圓滿一場溫馨又有意義的活動。

蔬食業者謝政翁先生表示,疫情期間蔬食生意大受影響,感佩佛光山「e起復蔬」的善舉,幫助蔬食業者對經營更有信心,也協助需要幫助的人。林燕鈴感動地說,看到長者一口接一口滿意的表情,深感「e起復蔬」不但讓受贈者滿意,也讓蔬食業者看到希望,更是環保愛地球的具體展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