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經緯之間 織織不倦

文/人間社記者陳秀琴 |2021.07.26
2302觀看次
字級
女性禮服上衣,只在婚禮或慶典盛裝穿著。 圖/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女用有袖上衣,下襬掛有鈴鐺。 圖/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鎮館之寶「泰雅族大嵙崁群男子無袖長衣」穿戴情境。 (高茂源捐贈,烏來泰雅博物館典藏) 圖/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少女出嫁衣飾:無袖提花短上衣。 圖/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泰雅族傳統編織服飾展區,最右邊的展示櫃即是鎮館之寶「泰雅族大嵙崁群男子無袖長衣」。 圖/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傳統地織機操作。 圖/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經緯之間.織織不倦」特展區一隅。 圖/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男用禮服。 圖/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泰雅女子長裙。(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圖/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泰雅族織帶。(高茂源捐贈,烏來泰雅博物館典藏) 圖/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館內有泰雅婦女紋面的放大照片。 圖/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圖/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文/人間社記者陳秀琴

泰雅族被喻為台灣「最會織布的民族」,但隨著時代變遷,烏來地區的泰雅族編織文化逐漸沒落;為了重現「烏來織女」的文化能量,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當期特展「經緯之間.織織不倦」,展現族人編織技藝文化。

泰雅族有獨特的紋面(黥面)傳統文化,因此在清代被稱為「黥面番」或「王字頭番」。世居新北市烏來山區的泰雅族,相傳祖先來自南投縣仁愛鄉,自清代中葉起因人口增加而北遷,經過多次遷移與拓展,在烏來建有九社。

烏來近代因觀光產業高度發展,造成居地漢人數高於泰雅族人數,泰雅族傳統文化也因而受到衝擊,在前烏來鄉長米腊.瓦旦等人的爭取下,於2005年成立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展示泰雅族歷史文化與生活器物等資料。



典藏鎮館之寶 產婆兒子捐贈

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典藏中最精采的是「泰雅族大嵙崁群男子無袖長衣」,這款長衣常見於桃園復興鄉與烏來地區,紋路美麗細緻,具有烏來在地的XO織紋圖騰,代表團結、緊密互助、家族繁衍興盛等意涵。

館方表示,這件「男子無袖長衣」最早是烏來地區的泰雅族人,餽贈給漢族產婆(助產士)高蔡市的贈禮之一。高蔡市早年在烏來地區協助泰雅族人接生,頗得人心,她的兒子高茂源為了讓泰雅文物重返烏來,於2018年捐贈泰雅傳統古物35件、老照片216張給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新北市原民局長羅美菁表示,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是全國29座文化館當中,唯一在地的民族博物館,近20年來泰雅織女持續傳承織藝,不僅呈現美麗的織物,更展現所有烏來織女的精神,特展期間舉辦「烏來泰雅織女分享座談會」,藉此呈現編織技藝對於烏來織女的意義。

「烏來織女」沈美露表示,她小時候看到阿嬤在地上織布,織布機發出的聲音一直留在耳朵裡,直到自己的子女長大,加入編織協會後,受邀前往台大人類學博物館參觀,看到泰雅祖先留下來的XO紋披肩,感到非常震撼,耳邊的織布機聲音也再次響起。

羅美菁指出,這次特展也介紹烏來地區各編織工坊的歷程,藉由烏來泰雅織藝XO圖紋(代表團結)與菱形圖紋(代表守護族人的祖靈眼睛),讓參訪者了解「烏來織女」是如何搜集資料、畫出圖案、選紗線構圖,如何將生命歷程交叉織入每一塊織布,使每一塊布成為獨一無二,具有內涵的生命故事。



熟練紡織技術 才有資格紋面

傳統泰雅社會中,男人上山打獵,女人在家織布,因此會織布的女人非常重要,從丈夫與子女的穿著就可以知道這家女主人是否擅長織布,所織出的衣服必需保暖還要得體,才是族人眼中有智慧的女主人。

因此,泰雅族婦女必須熟練紡織技術,才有資格在兩頰紋面,也才被認可為「完美的女人」。昔日泰雅婦女的社會地位,是靠織布技巧而判定,傳統衣料多以苧麻為主要材料,以「水平式腰織機」織布,並利用天然植物染色。

「經緯之間.織織不倦–烏來泰雅織女與織物的對話特展」,除了展出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的泰雅傳統編織文物,也展出「烏來織女」重拾傳統編織技藝的代表作品、手稿筆記與老照片等文物。



從消隱到復振 重拾編織技藝

國立歷史博物館指出,這次特展以烏來泰雅織女為主體視角,透過「經緯之間」、「織藝再現」、「織織不倦」及「編織未來」等4大展示單元,娓娓述說烏來泰雅編織文化如何從消隱、重現以至復振的動人故事。

新北市政府原民局表示,在泰雅傳統社會中,編織技藝是母親口傳給女兒的文化之一,烏來成為觀光區後,當地婦女因擁有多元的職業選擇,因此編織文化逐漸消逝隱沒,經過多年復振,2020年曾舉辦「烏來區泰雅編織節」,展現烏來泰雅族婦女「織織不倦」的努力成果。

原民局指出,「經緯之間.織織不倦」象徵烏來泰雅織女在時代更迭中,不斷織作的心路歷程,展現「烏來織女」在時代環境中重拾編織技藝,再從個人生命經驗中汲取養分,轉化成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與生命印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