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方如金 10年成就 創新傳統石笛

文/記者馬姝瑞、汪海月、杭澤波 |2021.07.25
1497觀看次
字級
方如金演奏石笛。圖/新華社
方如金和兒子方斌(右)展示兩人歷時兩個月創作的石雕作品。圖/新華社
方如金的石雕作品。圖/新華社

文/記者馬姝瑞、汪海月、杭澤波

青石雕琢而成的石笛,色澤青黑、觸之微涼,隱隱透出古意。一曲奏響,笛音清脆、高亢,悠長的曲聲繞梁不去。「石笛,相比竹笛音色更高、更亮,尤其是高音表現力更強,但很難製成,曾一度失傳。」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方如金說。

數十年間,他在家鄉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的工作室中,一次次取材、切割、雕琢、調音……成功「還原」出三根石笛,讓今天的人們得以重聽石笛的繞梁之音。

精通樂理熱愛演奏

笛子,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常見的笛子往往由竹子製成,此外也有玉笛、木笛、骨笛。據黟縣縣誌記載,清乾隆年間,石雕大師余香以黟縣青石為材料,雕琢成石笛、石簫,其音質比竹笛更為清脆、悠揚。

石笛動聽,卻不易得。余香之後,世間再不聞石笛之音。

生於一九五八年的方如金,成為黟縣遠近聞名的「石雕大師」,已是余香之後約三百年。和余香這位天資聰穎的前輩一樣,方如金也精通樂理、熱愛演奏,尤其喜歡笛子。青年時期,他從當地老人的口口相傳中,得知了「余香石笛」的存在,立即著了迷。

「當初我只聽說了傳說中石笛奏出的驚豔音色,也知道了大致的工藝過程,但真正製作時,還是比想像中更困難,設計、選材、雕琢、調音……全都需要不停地摸索。」方如金愛惜地撫摸著手中的石笛,多年來,他不僅耗費了數百噸青石石料,還製作、改進了五十多種工具,僅用於「挖通」石笛內孔徑的工具,就改良了十幾遍。

「黟縣青石」又被稱為「黟山清水石」,是安徽特有的一種大理石,產於高山,石質堅實細膩、宜於雕刻,是上好的建築材料,也是「徽州三雕」之一石雕的主要原材料。但用於製作樂器時,青石的特殊質地會導致石笛「音調偏高」,照搬竹笛的形制必然行不通。

古籍和人們的口口相傳中,都沒有留下石笛長短、薄厚、孔徑的詳細記載,方如金只能自己摸索。他四處拜訪老手藝人,又找來樂理、樂器方面的理論書籍鑽研,最終決定延長笛身、增大內孔徑。

「現在看到的這根笛子,孔壁只有二點五公分,很薄,長度比同調的竹笛多了三公分。要知道,長度每延長一公分,不僅音色會變化,石笛斷裂的可能性也會增加。」方如金解釋說,這樣一根達到演奏級別的石笛,是他從五、六根的「試錯」中得來的,每一根都要花費三、四個月時間才能完成。

傳統工匠精神洗禮

從切下第一塊青石石料,到二○○○年做出第一根「音準可奏」的石笛,方如金用了十年。在他看來,這「十年辛苦」就像是一場傳統工匠精神的「洗禮」:專注、耐心,不急不躁、精益求精,最終日臻完美。

「『彎路』也是必經之路,只有在實際製作中不斷調整,隨著細微的音色、音調變化改進,才能找到那個最佳的『黃金比例』。」方如金說,對他而言,這既是一場跋涉,也是一種享受。

一九八○年代,方如金就子承父業,開始從事石雕創作。二○一○年,他憑著恢復「余香石笛」的獨門技藝,獲得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稱號;二○一六年,被認定為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

「一根笛子只有一個調,要湊齊一套需要七根不同調的笛子,現在我只做出了三根,還需要繼續努力。」方如金說,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做出從A調到G調的七根石笛,其中最長的A調石笛長度可能接近八十公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每天沉浸在飛石走鏨的灰霧之中,雕琢著黟縣青石,酸甜苦辣澀俱全,但天生愛好,便覺得回味無窮。」方如金說。

方如金的兒子方斌從合肥城市管理學院服裝設計專業畢業後,回到安徽省黟縣漁亭鎮石門村,師從父親從零學起石雕技藝,希望將老祖宗留下的技藝傳承下去。如今他已經成為方如金進行石雕創作的得力助手。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