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詩豪
上周跟朋友一起漫步在台北山區,把握難得的螢火蟲季。就在我欣賞螢火蟲的過程中,朋友突然冒出了一句:「你知不知道會發光的螢火蟲,是公的還是母的?」我想都不想地就說出:「當然是公的啊,螢火蟲發光目的就只是為了求偶;而自然界大部分的物種,都是男生主動追求女生居多啊!」
沒想到我回家查資料後,才發現我錯得離譜!螢火蟲發光不是只為了求偶,而且雌雄皆會發光。希望同學們能夠在學校自然課堂中認真上課,別像我一樣在朋友面前鬧出笑話來。今天就一塊來了解螢火蟲發光背後的祕密。
在台灣,螢火蟲的種類約有54種。這次我們看到的黑翅螢(Luciola cerata)算是台灣螢火蟲界相對知名的種類了。不是所有的螢火蟲成蟲都會發光;但如果是卵或幼蟲形態的話,所有的螢火蟲皆會發光。螢火蟲發光的種類,主要可以分成三種,分別是求偶的訊號、跟同伴傳達訊息以及威嚇敵人。
在黑夜中,邊發光邊飛行的幾乎都是雄蟲;雌蟲多半躲在葉子或草等陰暗處,發出小小的光。因此常會誤導雄蟲比雌蟲多,其實螢火蟲雄蟲與雌蟲族群比例約為1:1。這些螢火蟲中,也有些螢火蟲的雌蟲會刻意發出與其他種螢火蟲類似的光,來捕食受到誘惑的雄蟲。
化學發光 轉換率高
螢火蟲的發光器,位於靠近屁股的地方。發光器中含有稱為「螢光素」的發光物質,以及稱為「螢光素酶*」的物質,發光器就是藉由這兩種物質所產生的化學反應來發光的。螢光素酶是由蛋白質組成,是一種為了提高化學反應的效率,生物在體內自行生成的物質。藉由螢光素酶的運作,生產出來的能量有97%都可以轉換成光。因此,螢火蟲發出來的光並不帶熱。以鎢絲燈來比喻的話,鎢絲燈泡轉換成光的只有百分之幾,其他都成熱能了。從這邊就可以知道螢火蟲能量轉換光的效率有多好。
會發光的生物不只螢火蟲,像是在深海中以光誘捕小魚的魚安 魚康 魚,或是在海中漂來漂去、發出鮮豔光芒的水母等,地球上有各式各樣會發光的生物。趁著螢火蟲季還沒有結束,帶著心儀的對象去郊區的淺山或是河堤邊,來場浪漫及饒富知識性的約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