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不以為忤

文/嚴陽 |2021.03.22
1520觀看次
字級

文/嚴陽

唐人吳兢的《貞觀政要‧卷二‧論求諫》中,記載了貞觀八年,唐太宗李世民對臣下說的一番話:「朕每閒居靜坐,則自內省,恆恐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諫,欲令耳目外通,下無怨滯。又比見人來奏事者,多有怖懾,言語致失次第。尋常奏事,情猶如此,況欲諫諍,必當畏犯逆鱗。所以每有諫者,縱不合朕心,朕亦不以為忤。若即瞋責,深恐人懷戰懼,豈肯更言!」

唐太宗無事靜坐之時,便對自己進行反省,深怕對上不能符合天意,對下不能讓百姓心無積怨,反映的是他身為一個「明君」,在其位置上,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而這種心態既是體現了強烈的責任意識,也體現了他對歷史評價的重視與擔心。因為有這樣的思想指導,至少他不會胡作非為,為個人的享受之類而罔顧黎民之疾苦。

為了做一個負責任的皇帝,唐太宗廣開言路,努力傾聽各方的意見和建議,並設身處地為進諫之人著想,即便所提意見與建議與他的心意有違,也不會認為對方是有意冒犯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知道若非如此,人們必然心存恐懼,日後就再也聽不到率直之言了。

所以,「不以為忤」無疑是這番話中的關鍵詞。它是作為國君,面對批評意見時應有的心態:舉凡進諫,批評是免不了的,所以,說的話肯定沒有那麼好聽。

唐太宗對於「諫諍」的臣子是怎麼做的呢?貞觀六年(六三三)發生的一件事頗具典型:這一年,唐太宗因為御史大夫韋挺、中書侍郎杜正倫、祕書少監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人所奏的事很合心意,不只是邀請他們進宮「設宴為樂」,而且在表揚他們之後,每人賞賜了數量不等的絹。因為「諫諍」,有酒席答謝,有口頭表揚,還有物質獎勵,唐太宗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帝王之一,與其平日禮遇進諫者,察納雅言不無關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