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興紙寮 台灣手工造紙埔里見證興衰

文╱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2021.01.18
2799觀看次
字級
廣興紙寮入口。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製紙過程,必須將原料打成漿。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造紙師傅以手工「抄紙」。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造紙師傅以竹簾框架抄造紙漿,稱為「抄紙」。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烘紙時與熱氣接觸,造紙者經常汗流浹背。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將脫水的溼紙抹平、烘乾,就完成手工造紙。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學生體驗紙扇拓印。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甘蔗渣。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茭白筍殼。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洋蔥皮。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蕉絲。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象糞。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文╱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擁有純淨水質的南投埔里,清末就有人以竹子、稻草為原料製造「草紙」;到了日治時期,日本人在愛蘭橋一帶搭建紙寮,生產高級「和紙」,埔里因而成為台灣手工造紙重鎮,迄今仍生產白玉手工紙、蟬衣雁皮紙等書畫用紙。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一般認為是東漢和帝(西元105年)的宦官蔡倫發明的,所生產的紙稱為「蔡侯紙」;但近代有專家考證,認為造紙術早在西漢時期就已存在,後來由蔡倫加以改進,並大量使用。

埔里的手工造紙業,可追溯自清末時期,當時以稻草、竹子為原料,生產俗稱「草紙」的竹紙,這種草紙的品質較粗糙,顏色泛黃,容易破裂,不容易書寫與保存,因此大多作為生活與宗教用紙,例如祭祀用的金紙等。

日人設紙寮

埔里成重鎮

由於埔里水源純淨豐沛,加上造紙材料容易取得,因此日治初期就設有多處紙寮,甚至有地名就叫做「紙寮坑」。1935年,日人橫溝大藏在埔里烏牛欄橋(今愛蘭橋)溪畔搭建工寮試驗造紙成功,但沒多久紙寮就被溪水沖毀。

不過,橫溝大藏對於埔里造紙深具信心,後來開設「埔里製紙所」,成為埔里第一家造紙廠,並從日本九州請來師傅生產「和紙」,後來有多名日人開拓紙廠經營,將日式造紙術傳入埔里,埔里因而成為手抄紙的生產重鎮。

埔里生產的紙質極佳,日治時代所生產的「戶籍紙」與「打字紙」由政府收購,除了供應台灣公家機關使用外,還可以大量運回日本國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還生產戰時所需的紙類,以及炮心紙、綁鈔票的紙條等。

台灣光復後,經濟日漸發達,用紙需求量大增,埔里的手工紙業也快速發展,極盛期全埔里鎮約有50家紙廠,一度是日本、東南亞手工書畫紙最大供應地,但後來手工紙被機器紙所取代,如今埔里地區的手工紙廠只剩下個位數。

菜倫紙可食

文創新趣味

黃煥彰指出,手工造紙除了「宣紙」、「棉紙」等文化用紙外,還有裝飾用的工藝用紙。工藝用紙的材料有甘蔗渣、香蕉株、蕉絲、洋蔥皮、茭白筍、檳榔樹幹、咖啡渣,甚至象糞等;而以檳榔樹幹造的紙,就稱為「逢春宣」。

由於埔里盛產茭白筍,因此茭白筍殼也可以用來造紙,稱為「惜福宣」。製紙的過程,先將茭白筍殼蒸煮,經過一天一夜軟化後,再將筍殼打成漿、放進紙漿桶裡攪拌、撈起,經過壓水、烘乾等過程,就成為「惜福宣」。

黃煥彰表示,政府推動資源回收,紙張回收率超過70%,一張紙通常會回收3次以上,尤其政府機關推動使用「綠能再生紙」,對於減少林木砍伐、保護地球有很大助益;但手工造紙不用再生紙,而是以茭白筍殼等廢棄物再利用方式造紙。

另外,還有一種可以吃的「菜倫紙」,原料包括香椿、生薑、紫蘇、九層塔、胡蘿蔔、茭白筍等高纖維食材,依製紙過程,打漿、抄紙、壓水、烘乾,就成為可以吃的紙,展現了台灣手工紙文創的新趣味與新商機。

黃煥彰表示,造紙是一種「水深火熱」的工作,打漿、抄紙都必須與水接觸,烘紙則和熱氣接觸,工作很辛苦,但手工造紙是一種精緻的傳統文化,他將紙寮轉型為觀光、文化創意,就是希望手工造紙文化能延續下去。

紙藝保存者

書畫界肯定

創建於1969年的廣興紙寮,是由埔里人黃耀東創辦,目前由第二代黃煥彰傳承。埔里手抄紙產業於2020年被指定為南投縣傳統工藝無形文化資產,黃煥彰自幼與紙為伍,擁有一手製紙好技藝,因此被登錄為傳統手工紙技藝保存者。

1957年出生的黃煥彰,自13歲起就協助家族製紙,22歲當兵退伍後,全力投入家族製紙事業。38歲在台灣傳統紙業最蕭條時,從父親黃耀東手中接下紙寮,持續精進技藝,所生產的手抄紙,受到國內外書畫藝術界肯定。

黃煥彰表示,手工造紙的場所,之所以稱為「紙寮」而不稱「工廠」,主要原因在於造紙需要大量用水,手工造紙場就搭建在河川堤岸旁,方便取水,但因河川有氾濫的問題,因此多以簡單、容易撤離的「紙寮」為主。

手工造紙原料有麻、皮、藤、竹、草等五大類,埔里手工造紙以楮樹皮(又名鹿仔樹、構樹)製成「棉紙」、埔銀仔皮製成「宣紙」為大宗,製紙過程包括原料蒸煮、漂洗纖維、打漿、抄紙、壓水、烘乾等過程。

在烘乾的過程中,烘紙師傅會將紙放在烘台上,一邊用刷子刷平,一邊讓紙烘乾。這時,烘紙師傅的手勁不能太大,否則紙會破掉;但手勁也不能太小,否則紙會產生皺摺,是一門技術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