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饒宗頤相助

 |2020.11.08
1170觀看次
字級

「第一個幫助我們的是邵逸夫」。那是一九八○年代初,邵逸夫匿名向敦煌研究院捐了一千萬港元。「當時我們窮到什麼程度?莫高窟連窟門都沒有,風沙直接吹進洞窟裡。」徵求邵逸夫的意見後,他們為洞窟安裝了玻璃屏風和門。

第二個是饒宗頤。他是國學泰斗,人文學識廣博,對甲骨文、考古學、歷史學、文學、敦煌學等都有深入的研究。饒老幾次去敦煌,對敦煌的歷史文化十分著迷。樊錦詩與饒老惺惺相惜,相見恨晚。後來,樊錦詩主持的二十六卷《敦煌石窟考古全集》在香港出版,饒老對此由衷讚歎:既真且確,精緻絕倫,敦煌學又進一境!

一九八七年,樊錦詩第一次來香港。「那時候除了學術界,很少有人知道敦煌。」樊錦詩說,現在不僅很多人都知道,甚至還出現了「敦煌熱」,很多香港人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包括捐款、辦講座、幫著做各種文化推廣。後來香港的朋友說,乾脆成立一個組織,叫「敦煌之友」吧。

「我非常感動,他們不在這裡領取一分錢,還聘請了律師,保護我們的知識產權。後來,更多的香港政商界人士陸續加入了團隊,在國際上推廣敦煌文化,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敦煌。」

在敦煌文化裡浸潤愈久,樊錦詩愈發覺得這是「百科全書式的寶庫」。這些年來,樊錦詩為傳播和弘揚敦煌文化四處奔走,不僅到國內外辦展覽,還主動進學校、進社區去普及和推廣敦煌文化。

她說:「過去我們要『進洞』保護,現在我們要『出洞』弘揚,要讓敦煌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對於名利得失,樊錦詩早已雲淡風輕。「要計較得失,我早就離開敦煌了。」她說。

至於呂志和獎的獎金,她說:「我對這個錢沒有別的盤算。我在想,怎麼用這筆錢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能為這個世界的和諧與發展作貢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