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仙化石館 古海貝類遺跡 造山運動證據

文/人間社記者陳芷芸 |2020.08.03
3529觀看次
字級
甲仙化石館外觀。圖/人間社記者陳善華
甲仙化石館地標。圖/人間社記者陳善華
滿月蛤化石。圖/人間社記者陳善華
海膽化石。圖/人間社記者陳善華
「曾氏金梭魚」化石。圖/人間社記者陳善華
「台灣環簾蛤」化石。圖/人間社記者陳善華
矢部火燄明海扇蛤。圖/人間社記者陳善華
細紋簾烏蛤化石。圖/人間社記者陳善華
「甲仙翁戎螺」化石。圖/人間社記者陳善華
龍宮翁戎螺。圖/人間社記者陳善華
小齒堅齒魚化石。圖/人間社記者陳善華
場內展示區。圖/人間社記者陳善華

文/人間社記者陳芷芸

高雄甲仙位於山區,但2000多萬年前卻在海底,因蓬萊造山運動而隆起,當地出土眾多貝類化石,就收藏在甲仙化石館中,包括「甲仙翁戎螺」、「曾氏金梭魚」和「曾氏核螺」等化石,是台灣古海化石的專業展覽館。

甲仙位於高雄東北方,有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的烏山山系橫亙,楠梓仙溪流經其間,地質屬於新第三紀中新世的海相沉積岩,距今約2000萬年前發生的蓬萊造山運動,將台灣桂竹林內海的海底沉積岩推擠隆起,因此有大量貝類化石,讓甲仙成了「化石的原鄉」。

談起甲仙化石館的成立,不能不提到前高雄縣甲仙鄉公所秘書曾德明。曾德明畢生服務公職,早年甲仙山區經常有人盜採貝類化石廉價出售,他於心不忍,於是自行採集,分門別類,提供學術研究,雖然採集過程十分辛苦,經常全身傷痕累累,甚至曾摔斷手臂,但他毫不以為苦。

1980年,師範大學教授胡忠恆帶領學生到甲仙進行地質調查,兩人一見如故,於是合作進行甲仙化石系統性研究。1994年,曾德明將長年跋山涉水、辛苦採集的化石捐贈出來,成立甲仙化石館,將採集的化石及研究成果歸公,一時傳為佳話。

閒暇採集化石 捐贈多年成果

曾德明利用公餘時間採集化石,足跡遍及甲仙,所採集的化石種類繁多,也曾赴嘉義觸口、高雄半屏山、大崗山、屏東恆春等地採集。曾有人勸他開一家化石專賣店,但被他一口回絕,他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因此將歷年採集的成果捐給化石館。

1983年,在四德化石谷大田圳水壩下溪邊的滾石中,村民呂忠華發現未曾見過的「翁戎螺」化石,於是邀請曾德明鑑定;曾德明認為應該是新種類,於是邀請時任台灣省立博物館地球科學組長賴景陽南下共同研究,確認是新種類的翁戎螺,螺體大、螺塔低,定名為「甲仙翁戎螺」。

甲仙化石館以陳列當地出土的貝類化石為主,並進行有系統的展出,館內展出3000餘件化石,其中甲仙出土的就有200餘種,其他南台灣各地出土的世代化石也有200餘種,另有國外的恐龍蛋化石、三葉蟲、菊石等化石,深具學術及觀光價值。

館內展出的化石主要為台灣內海的生態遺跡,陳列室以年代區分,從新生代的始新世到全新世等,包括「甲仙翁戎螺」、「高麗花月蛤」、「矢部火燄明海扇蛤」、「牛角江瑤蛤」、「環紋滿月蛤」等5種重要化石,以及古代海膽、海星、魚類、古鯊魚齒等化石。

古代魚螺化石 以發現者命名

甲仙化石館資深解說員岳中峯表示,甲仙化石館的成立,除了感謝熱心研究化石的曾德明捐贈外,也要感謝前鄉長林理傑促成。館藏的「曾氏金梭魚」、「曾氏核螺」化石,都是曾德明發現的新種,因此以「曾氏」命名。

「曾氏金梭魚」是一種已滅絕的梭子魚,首件化石是在甲仙區長枝坑層發現,全長約27公分,主要特徵為魚身呈圓柱形,頭長口大,上耳骨後部有鬚狀構造,生存在古代水深50至100公尺之間的亞熱帶太平洋海域。

岳中峯指出,甲仙主要有9個化石區,其中「四德化石谷」的山崖、溪谷都有化石裸露,出土的化石中,以「高麗花月蛤」與「甲仙翁戎螺」等化石最為珍貴,因此當地列為化石保護區,不准民眾濫採。

「四德化石谷」是甲仙貝類化石的主要出土區,大部分地區屬於關刀山砂岩層,少部分為南莊層。關刀山砂岩層岩性堅硬,抗風化與侵蝕力,因此到處可見陡峭的山稜,除了甲仙翁戎螺、高麗花月蛤外,也出土大香螺、鶉螺、旗蛤、顆粒圓魁蛤、牛角江珧蛤、火焰肋海扇蛤等大型化石。

至於位於南橫公路旁的「白雲仙谷化石區」,則有熊貓廉烏蛤、魁蛤、高麗花月蛤、環球熒蛤等化石出土。「油礦化石區」主要有環球熒蛤、高麗花月蛤等,此區出土化石外模保存良好,貝殼表面有布紋狀花紋,為其他化石區所罕見。

前甲仙鄉公所建設課長呂宗力表示,甲仙化石館建築物的外型像貝螺,自從莫拉克颱風重創甲仙後,甲仙人口逐漸流失,期待能作更長遠的規畫,為化石館重置新生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