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 專題14】 雲岡石窟 雲端行走

文/記者王學濤 |2020.06.13
2011觀看次
字級
遊客在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景區參觀遊覽。圖/新華社
雲岡石窟保護修復研究室進行第11-13窟的保養工作,工作人員正在噴蒸餾水。圖/新華社
雲岡石窟五華洞中第十二窟東壁上部和窟頂伎樂天雕像。圖/新華社
雲岡石窟第九窟西北角佛龕。圖╲新華社
雲岡石窟第九窟頂部飛天像。圖╲新華社
雲岡石窟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在鷹架的最頂層 ,查看激光掃描儀的工作狀態。圖╲新華社

文/記者王學濤

雲岡石窟數字化工作起步於2003年,除助力文物「活起來」外,為雲岡石窟建起了3D數字檔案。不僅使人們對石窟目前的狀況瞭若指掌,還可及時把握文物若干年後的形態變化,一旦文物因自然災難或人為原因受損,還有可能進行精度極高的修復。

「萬億化身,羅列滿山,鬼斧神工,駭人心目。一如來,一世界,一翼、一蹄、一花、一葉,各具精嚴,寫不勝寫,畫不勝畫。後顧方作無限之留戀,前瞻又引起無量之企求,目不能注,足不能停,如偷兒驟入寶庫,神魂喪失,莫知所攜,事後追憶亦如夢入天宮,醒後心自知而口不能道,此時方知文字之無用了!」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二日,著名文學家冰心遊雲岡後寫日記如此讚歎。

二○二○年的今天,雲岡石窟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座由北魏皇家主持營造的大型佛教石窟寺,現存大小窟龕二百五十四個,主要洞窟四十五座,造像五萬九千餘尊,最大的佛像高十七公尺,最小的僅零點零二公尺,代表了公元五世紀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

別樣的胡風樂舞

雲岡石窟與中國大陸諸多石窟寺比較,頗具西來樣式,胡風胡韻較為濃郁,而中晚期的石窟造像又引領了中華佛教藝術本土化、世俗化、民族化的新風尚。如今,它以恢宏的皇家氣勢、自然的園林生態和優雅的文化環境,成為海內外遊客的禮讚聖地。

趙昆雨是雲岡石窟研究院科研辦主任,多年致力於雲岡石窟研究。在他眼中,雲岡石窟早期佛像體現了神性之美,中期造像有胡風漢韻交相雜糅之美,而晚期造像則體現了人性的回歸。其中,中期造像中的西方因素尤其引人入勝。雲岡石窟中期洞窟約鑿於公元四七一至四九四年,共有十二個洞窟,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形式多變、莊嚴煥斕,中西文化之融合在此期間發生了最絢爛的碰撞。

第十二窟前室西壁屋形龕,脊頂雕金翅鳥,兩側分別雕飾三角形火焰紋、半月形鴟尾以及側身振翮欲飛的金翅鳥。四根八角形列柱將龕面開為三間,柱上設一斗三升獸頭拱,獅形,極具波斯、印度地域色彩。

胡人形象在石窟中較常見。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後,不斷征戰討伐,向平城移民,充實京師。至孝文帝時期,平城已擁有近百萬人口。除了通過戰爭手段遷徙人口,還有主動內附北魏王朝的。此外,胡漢商人以及外國商賈,也都滿腔熱忱地投奔到平城這座國際商貿大都會。每年來平城朝獻的各國、各族使臣也不在少數。可以想見,當時的平城,雲集各種不同面孔與膚色、不同服飾與語言,來自波斯、粟特、西域諸國的胡人,雲岡石窟頻現胡人雕刻形象就反映了這一時代特點。

第九窟,窟門頂部雕四身胡貌飛天共捧摩尼寶珠,他們臉型方寬、眼眶深凹、眼珠凸圓,捲曲的頭髮向後倒梳,袒上身,下穿短褲,赤足,身體健碩、氣勢勇猛。此窟明窗頂部,八軀飛天環繞一覆瓣團蓮。其中四軀表現為逆發形,體格彪悍,一手叉腰,一手托蓮,倒踢腿,充滿陽剛之氣,屬北方少數民族男性勁舞;另四軀表現為高髮髻,身材柔婉,態勢悠逸,屬漢族女性軟舞。這是北魏時期各民族樂舞藝術大融合的真實寫照。

雲岡石窟現存樂器雕刻五百餘件中,既有漢魏舊樂琴箏笙之類,也有龜茲五弦、西亞系波斯竪箜篌、天竺梵貝、鮮卑大角,還有西涼樂特性樂器齊鼓、檐鼓、義觜笛等。

「儘管北魏歷代帝王都不同程度地倡導、推行漢化,尤以拓跋宏登峰造極,甚至拋棄了自己民族的語言,但就樂舞文化來說,北魏一朝,音樂的主體還是以鮮卑為代表的北方各少數民族以及中亞一帶的胡風樂舞。」趙昆雨說。

佛像上曾滿是煤灰

雲岡石窟對員小中來說是特別的,他從小在石窟旁邊的村子長大,現在雲岡石窟研究院工作。雲岡石窟第二十窟大佛的正前方一百公尺處就是他曾生活了近四十年的家。

小時候,員小中常到石窟內玩捉迷藏,哪裡黑就往哪裡藏,常常弄得滿身是土。他也會和小夥伴登上樓閣,極目遠眺。玩累了出一身汗他就往一、二窟方向跑,因為他知道那裡有泉水。「喝泉水,用泉水洗頭、洗澡、洗腳,涼颼颼的,非常舒服。」他還在大佛面前畫畫,畫得雖然不像,但是一次比一次好。一九八○年代,參觀雲岡石窟的外國遊客多起來,那些外國人還給他們拍照。

「那時候給我留下的印象特別美好,煤車少、交通好、環境好,有大城市的模樣。」員小中說。「申遺的時候,就承諾要對雲岡石窟繼續加強保護,一直到二○○八年耿彥波市長來到大同,才啟動不協調建築的拆遷問題。」員小中說,那時候村裡的老百姓吃旅遊飯,有的照相,有的賣水、賣紀念品,當時一個人照相能養活一家人,這部分人不願意搬遷。

看著眼前鬱鬱蔥蔥的景色,員小中感慨地說,雖然搬了家,但徹底落實了申遺前的承諾。原來村莊所在的地方種上了樹,來到雲岡石窟景區就像進入了一個天然的公園。

等比例3D列印完成

啟動雲遊世界模式

二○一九年,雲岡石窟研究院編撰完成二十卷本《雲岡石窟全集》。全集首次輯錄了史上最大規模、全方位採集雲岡石窟彩色影像檔案的成果,首次以全集形式展現人類五世紀石窟雕刻藝術的高峰。

員小中負責其中四卷,占全套書內容的五分之一。他說,剛接到任務時,心情比較激動,但在寫的過程中,還是挺辛苦的,有時候看著滿壁輝煌,滿眼佛像,不知道如何下筆。後來靜下心來慢慢地做事,不斷地去完善,這是一個從粗獷到細緻的過程。

在研究過程中,他也收穫了很多。例如,經過一年多的整理研究,基本確定了雲岡石窟第二十窟西立佛的佛手及手印等形狀,這是該佛像自北魏坍塌後其形態首次被世人所認識。

雲岡石窟第二十窟屬雲岡早期造像,「曇曜五窟」之一。由於窟頂崩塌,主像外露,俗稱「露天大佛」。大佛兩側為立佛,其中東立佛保存完整,佛像著通肩衣,右手施無畏印,左手下垂提拎袈裟衣裾,面西偏南;但西立佛僅存下身膝以下局部以及頭光局部,其餘身軀已經坍塌,佛像原形態一直不為人知。

員小中說,從二○一四年開始,雲岡石窟研究院對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三年窟前出土文物進行考古整理研究,從現存痕跡和考古發掘出的西立佛一百多塊大小石塊分析,基本確定了西立佛的佛衣及手印等形狀。該發現對研究西立佛和二十窟洞窟形態提供了重要實物佐證。

「西立佛原形象為著通肩衣,左手上舉握衣裾,右手下垂的形象,與主佛、東立佛共同組成三世佛造像組合。」員小中說,復原後的西立佛不久將與觀眾見面。

克服著多技術難關

雲岡石窟數字化工作起步於二○○三年。近年來,雲岡石窟研究院下大力氣利用先進的3D激光掃描技術,保存石窟測繪與形象數據,開展洞窟複製試驗,與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聯合,編製全國石窟寺高浮雕數字化行業標準,並與浙江大學、北京建築大學、武漢大學等聯合,成功完成第三、十二、十八窟等比例複製,開創了大型文化展陳品快捷運輸、安裝的新途徑,邁出了雲岡石窟「行走」世界的第一步,成為宣傳雲岡石窟的窗口。

除助力文物「活起來」外,數字化工作更為雲岡石窟建起了3D數字檔案。這樣融保護、研究、管理、展示為一體的數字化平台不僅使人們對石窟目前的狀況瞭若指掌,還可及時把握文物若干年後的形態變化,一旦文物因自然災難或人為原因受損,還有可能進行精度極高的修復。

二○一七年底,雲岡石窟最大的洞窟第三窟西後室原比例3D列印複製項目落戶青島,高十公尺的坐佛「走」出石窟;二○一八年十一月,第十八窟局部完成複製,十五點五公尺高的立佛「走」進北京。與前者相比,第十八窟複製窟可拆裝,便於展示。

近日,等比例3D列印的雲岡石窟第十二窟已在浙江完成組裝,將於近日亮相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啟其「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第十二窟以立體雕刻形式,記載了古代音樂人盛大演出的場面,被譽為「音樂窟」。這座複製的洞窟由一百一十個模塊構成,每個模塊又由十二個小的列印模塊組成,完成組裝後寬約十二公尺,縱深約十四公尺,高約九公尺。零點零三公分的數字採集精確度再現了完整的石窟形制、精美逼真的造像,連石窟歷經千餘年風化的痕跡都很清晰。

「第十二窟複製窟用輕型材料製作而成、可以像積木一樣組裝拆卸,將來能『行走』在世界上,讓更多人觸摸中華文化。」雲岡石窟研究院數字化室主任寧波說,第十二窟3D列印複製項目歷時三年,攻克了數據採集、數據處理、3D模塊列印、色彩還原等多項技術難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