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接觸毒化物 輕則皮膚病嚴重致死

 |2020.05.27
1728觀看次
字級
許多行業會接觸毒化物,如果防護措施不足,員工健康就成隱憂。示意圖/unsplash

【本報訊】許多行業在製程及提供服務時,常有機會使用毒化物,一旦防護不足會侵蝕健康,輕則發生接觸性皮膚炎、嚴重可能死亡。

勞動部職安署與台北榮總職業傷病防治中心昨天舉辦「職場毒化物危害面面觀」研討會,三軍總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王鐘慶以俗稱為「化骨水」的氫氟酸為例,他說,半導體業可能以氫氟酸作為清洗劑、玻璃蝕刻業作為蝕刻劑、鋼鐵業常用為表面除鏽劑、石化業常用作催化劑、清潔服務業常用來作為汙物腐蝕清洗劑或外牆清洗劑,國內每年皆有多起相關職災事件。

去年9月傳出國內一家光電產業的菲律賓籍移工,在清洗電路板時遭到氫氟酸溶液噴濺到大腿後方,造成大面積腐蝕,最終送醫不治。勞工團體一度發起抗議,要求勞動部落實職業安全檢查。


圖說:職業病診斷的原則,包括有疾病發生、有暴露證據、工作一段時間後才罹病等。示意圖/unsplash

根據《聯合報》報導,王鐘慶也談及氫氧化四甲基銨(TMAH)中毒,這個物質常被用於微機電與光電產業,作為微影製程中的蝕刻顯影劑,或者取代氫氧化鈉等強鹼溶液作為晶圓清潔溶劑。不過,過度暴露可能帶來傷害,台灣地區2003年以來,已有多起相關事件,其中三名個案暴露於濃度高於25%的TMAH溶液,造成急性中毒死亡。

王鐘慶表示,職業病診斷的五大原則,包括有疾病發生、有暴露證據、工作一段時間後才罹病、有相關研究文獻支持等,最終如能排除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就可認定職業病。

不過,有時民眾未必清楚其接觸到的毒化物可能帶來哪些型態的危害,舉例來說,部分毒化物不僅可能造成接觸性皮膚炎,也可能導致聽力受損。


圖說:毒化物不但能造成接觸性皮膚炎,也可能導致聽力受損,傷害範圍廣泛。示意圖/unsplash

王鐘慶指出,製造業職場中可能會接觸到的氰化物、一氧化碳、碘、苯胺、溴化鉀、二硝基酚、鉛及汞等重金屬、苯及甲苯等有機溶劑,都有可能造成職業性聽力損傷,常見受到傷害的職業別包括印刷業、建築業、消防員等。

王鐘慶認為,業者應將有神經毒或聽毒性的工業原料匡列出來,並納入職業安全評估的項目之一。同時應針對相關暴露評估,應戴何種防護程度的手套、口罩保護裝備,降低職場毒化物潛在的聽力危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