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地震教育園區 記錄百年大震 重回時空場域

文╱人間社記者趙志霞 |2020.05.25
3362觀看次
字級
921地震教育園區,位於台中市光復國中校區內。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
影像館記錄「921大地震」發生的時間。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
「影像館」展出的921地震史料和照片。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
光復國中毀損教室以壓克力、桁 架與膜結構補強保存。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
陳依民介紹毀損教室北棟遺址。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
防災教育館內的各國海嘯警報 器。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
大武氣象站的威嚇式地震儀放置在日治工藝的木製隔間內。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
地震造成光復國中操場跑道抬升2.5公尺,由鋼柱、鋼索及頂篷遮蔽保存。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
地震工程教育館,可透過互動式模具,體驗地震知識。圖╱921地震教育園區
圓弧形的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圖╱921地震教育園區
光復國中倒塌的北棟教室,成 為亞洲區搜救犬隊國際任務救援 能力認證(MRT)考場。圖╱台中市消防局搜救犬隊

文╱人間社記者趙志霞

921地震被稱為「台灣百年大震」,台中市光復國中校舍倒塌、操場跑道隆起,被完整保留下來,並設置為「921地震教育園區」,成為地震教育的活教材,也是民眾認識地震、了解耐震建築的教育場域。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台灣中部發生芮氏規模7.3強烈地震,造成慘重傷亡,為記錄地震史實,政府於2004年在光復國中震災遺址,設置「921地震教育園區」,保留車籠埔斷層錯動所引發的地貌劇烈變動。

921地震教育園區科長陳依民表示,921地震屬於逆斷層型地震,由車籠埔斷層錯動所引發,在地表造成一條85公里的破裂帶,不論是破裂長度或垂直落差高度,都是難得一見的地質奇觀。

陳依民指出,「921地震教育園區」隸屬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完整保存斷層錯動切過校園運動場時,跑道地面推擠抬升、教室毀損倒塌、校旁乾溪河床隆起等原貌,除了遺址保存外,並有自然科學、人文、歷史紀錄等不同面向的展示。

園區內共有5個展示館,分別為「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地震工程教育館」、「影像館」、「防災教育館」和「重建記錄館」,民眾在園區內可以看到斷層造成地貌變動的現象,包括瞬間隆起的跑道、毀壞的教室、倒塌的梁柱等。

影像館

影像館原為光復國中活動中心,經再利用後,從人文、社會與歷史角度,集結921地震史料、照片及影音資料等,呈現國內外救災的努力,以及重建期間患難與共的精神,展現人民從廢墟中站起來的力量。

影像館內有大地劇場、互動式影像展示等,以情境式影片,配合地震平台運作,模擬921地震時的天搖地動,讓參觀者感受強烈的震撼,也了解地震預警系統及智慧防災科技的整合與運用。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

陳依民表示,圓弧形的「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全館沒有梁柱,以82根12公尺高、2.4公尺寬、10公噸重的預鑄預力水泥板組成,線性構成「針線情」的特色與張力,隱喻縫合和撫平大地傷口。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曾獲2004年遠東建築獎入圍、2004年台灣建築獎、2006年第3屆WA中國建築首獎。入口處的巨型地球儀及地球內部模型,讓民眾了解地球內部的奧祕,以及板塊運動造成地震發生的原因。

民眾可在「目擊車籠埔斷層」的地底剖面,了解為何光復國中操場跑道會被抬升2.5公尺,並可動手操作地震儀、斷層模式、地震級數測試,從中認識地球與地震科學知識。

防災教育館

從921大地震到10年後的莫拉克風災,為台灣帶來的生命財產損失與傷痛,讓人們開始關注環境變遷與防災思惟,防災教育館有模擬裝置、電腦觸控、體感遊戲等,以寓教於樂方式,增進防災應變能力。

地震工程教育館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相當頻繁,民眾可在館內運用互動式科學,從土壤液化、建築物耐震強度等實驗,檢視自己住家及周邊環境的安全性,並了解台北101大樓抗震原理及地震工程相關知識。

陳依民指出,光復國中校舍早年依制式標準興建,由於結構不夠周全,因此校舍都沿著走廊方向倒塌、鋼筋外露。北棟教室倒塌,也成為台灣搜救犬進行救災搜救訓練場地,2019年並獲選亞洲區搜救犬隊國際任務救援能力認證(MRT)考場。

重建記錄館

記錄921地震災後的重建歷程,展示主題包括 「驚心動魄921」、「政策與法制」、「安置」、「重建」、「省思與變革」、「視聽區」等,敘述重建委員會在震災後,與民間團體致力災區公共建設、產業、生活及社區等重建足跡。

陳依民表示,921地震教育園區的設置,就是要讓世人回顧台灣這場百年大震。

為了讓民眾了解台灣如何逐步健全防災體系,以及面對自然災害,要如何謙卑的以「災難為師」,等到下次災難來臨時,才能讓傷亡降到最低程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