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

文/黃一誠 |2020.03.15
1956觀看次
字級
遽降的氣溫為逐年稀薄的年味增添些許的氛圍,以及一縷縷的惆悵……。圖/取自網路

文/黃一誠

農曆年節一連幾天的豪雨只是前奏,緊接而來的寒流也來湊熱鬧,遽降的氣溫為逐年稀薄的年味增添些許的氛圍,以及一縷縷的惆悵……,但還是記憶中童年時期的年節最美好!

凝望鐵窗外的雨景,不由自主地吟起宋朝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鐵窗外連綿不斷的雨水時大時小,推開窗戶,冷冽的風雨撲面而來,我用力吸了幾口雨水潤溼草地的泥土氣息,沁入心脾的芬芳,澎湃的思緒席捲而至。

由於成長在南台灣的純樸鄉下,我喜歡晴空萬里、風和日麗的驕陽天,更喜歡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的下雨天。讀小學時,看見班上同學在雨天穿著兒童專用雨鞋來上學,令我好生羨慕。於是母親拗不過我「一哭二鬧三不洗澡」的堅持,終於妥協為我購買一雙「達新牌」的藍色雨鞋。

我期待每天下雨,當雨天上學時,一出家門我就迫不及待地將雨水注滿雨鞋,走路時「啪啦!啪啦!」水花四濺。到學校後,下課休息時間,撐著傘繞巡校園踩水窪,忙得不亦樂乎。也因此引起廣泛的傚尤,只要雨天一到,教室內外都氾濫成災。當時我國小母校,每個年級有七班,每班大約五十人,男女各半。雨天災情擴大到一至四年級幾乎每班都成了水鄉澤國。那時,下雨天是孩子們活力四射的節日。

十七、八歲時,我已是個大男孩,青澀懵懂的年紀正值情竇初開,對愛情心生嚮往卻又瞻前顧後。幾番尋尋覓覓,總算開始享受身旁有伊人相伴的美好時光,女孩子總認為下雨天共撐一把傘,情話綿綿地散步是最浪漫的事。我的世界開始變得色彩繽紛、詩情畫意,就連吸入體內的空氣都是甜的。接著展開溫馨接送情,先是徒步,很快地就換成機車,一眨眼又變成房車……。曾幾何時,在換來換去的交通工具之間,走過來來去去的愛情。每思及此時,下雨天濃情蜜意的兩人世界,依然縈繞在心頭。

多年前,我因急著證明自己的雄心壯志,又重蹈覆轍、跌入罪惡淵藪。經過一年纏訟,共判二十七年有期徒刑。再次入獄時已三十六歲,服刑一年半後,父親罹癌驟逝,失怙的遺憾令我痛徹心扉。我被無法遏止的悲傷封閉在另一個世界,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我自責自以為是的揮霍青春,忘卻父母親已漸漸年老、生命凋零的事實,服刑時最痛苦的莫過於失去深愛自己的家人。

後來,我嘗試力圖振作,也開始尋找信仰上的寄託以期撫平失怙的痛。近年來,隨年紀漸長的人生閱歷,藉由佛法的洗滌加持,以及對我始終不離不棄的母親和胞弟的全力守護,我逐漸走出喪父之痛。服刑七年了,由衷感謝在生命最低潮時有佛法的引導,我知道未來將以佛法做慈航而不再迷途。

經過這番洗禮後,我深刻體會人生終究聚散無常,須好好珍惜得來不易的緣分,不論是增上緣或逆增上緣,如此心胸才會更開闊而澄清,縱使此生在風風雨雨中度過,也能處之泰然。因為我已徹底明白,在人生漫長的旅程中,不該期待永遠的風平浪靜,或風雨過後的彩虹,而是要學會在狂風中勇敢飛翔,在暴雨中安住身心,人生旅途上放慢腳步,欣賞沿途的風景。

這些日子,窗外的雨,依舊下下停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