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殿白衣觀音 尋聲救苦度眾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0.03.04
4763觀看次
字級
大悲殿內供奉兩尺高的白衣觀音立像,手持楊枝淨瓶,低頭俯視,慈眼視眾生。 圖╱記者郭書宏
佛光山第一座殿堂大悲殿。 圖╱人間社記者李明軒
「新寶橋」連結大雄寶殿與大悲殿。圖╱記者郭書宏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曾說,大悲殿是一個靈感的地方,它是佛光山第一座寶殿。五十年多來,絡繹不絕的信徒香客前來大悲殿禮拜觀音菩薩,無數的靈感故事口耳相傳,見證觀音菩薩的慈悲護佑。

大悲殿為佛光山第一座殿堂,一九六八年開工,一九七一年落成。殿內供奉兩尺高的白衣觀音立像,手持楊枝淨瓶,低頭俯視,慈眼視眾生;四周環繞一萬尊小觀音聖像,因此大悲殿早年又稱「萬佛殿」,萬尊小觀音聖像代表著萬人共同發心護持。從早期的磨石子地板,到如今實木地板,大悲殿維持一貫的古樸之美,而厚實溫暖的地板,更是方便信徒香客在殿內靜坐觀心,沉澱思緒。

外廊牆壁周圍壁面有十二幅浮雕,是《普門品》觀音菩薩應化事蹟。環繞殿堂的竹林,在微風吹拂下,譬如百千種樂音同時俱作,置身質樸莊嚴的大悲殿中,有如身在佛國。

寶橋度佛寓意

勉眾精進

早期建設之時,為進出方便,星雲大師在深溝上蓋了一座橋,連結朝山會館與大悲殿,和大悲殿同步開光落成,並取寶橋度佛寓意,命名為「寶橋」。大師曾說,「我們讓大家從『寶橋』走過去,等於是把大家當作佛祖,因為這是佛祖走過的橋」;也在勉勵大眾,只要在佛道上精進不懈,讓自己的心靈美化、昇華,處處是淨土。

而今,五十個年頭過去,星雲大師以慈悲願心啟建「新寶橋」,連結大雄寶殿與大悲殿,大師首次行過新寶橋時指出:「雖然是短短的橋,但,是人生無限的道路。」這座新寶橋,拉近了信徒與菩薩的距離,便利更多老少信徒前來瞻仰觀音菩薩,學習菩薩施無畏與尋聲救難的精神,啟發人生的光明與希望,拓展無限的道路。

「有新寶橋真好,讓我們和菩薩的距離更近了!」許多信徒如是說,來自海內外各地的信徒也在菩薩前感謝祈願。從桃園來的信徒說,女兒生產時,折騰三天三夜,仍無法順利分娩,當醫生說要剖腹產,他不忍心,來到大悲殿祈求觀音菩薩後,產程順且快,感謝觀音菩薩的慈悲照護。

南部的周先生二年前發生意外,周太太向觀音菩薩祈求度過生死關頭,現在每個月都會全家一起回山禮拜,做義工服務大眾。種種的靈感事蹟不勝枚舉,為大家帶來莫大的撫慰,並發願學習觀音的慈悲,尋聲救苦幫助大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