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傳統偶戲 因動亂恐失傳

 |2020.02.19
164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西非國家馬利的操偶師以傳承民俗及社群文化為職志,卻苦於難以維持自己的生計,因為近年馬利遭受的安全威脅,已經使得他們減少了來自觀光客的重要收入。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沿著環繞馬利首都巴馬科(Bamako)的岩床走,乘著計程車行駛在顛簸的路上,會看到一個神祕的洞穴,那是操偶師卡瑪拉(Broulaye Camara)的偶戲工作坊。

卡瑪拉是個很懂得表達自我的男人,一如他製作及操縱的人偶。他自稱「杜谷杜馬(Dougoudouma)的巫師」,杜谷杜馬是巴馬科的一區,是卡瑪拉的出生地,也是他學著成為一名操偶師的地方。

卡瑪拉說,他的偶戲靈感來自傳統故事,這些故事常常帶有教化寓意。

卡瑪拉在敘述神祕的創作過程及作品的魔法之前,堅持先禱告。往昔,這種魔力在馬利總能吸引成群觀眾,卡瑪拉還曾前往歐洲、非洲各國表演或經營工作坊,但現在魔力範圍大多限縮於他的工作坊內。

自從馬利的分離主義武裝分子及極端伊斯蘭分子於二○一二年暴動,他的偶戲表演因安全威脅而蒙受嚴重打擊。他說:「我有五、六齣戲,但我們不能演,因為沒錢製作戲偶。在危機發生前,我沒想過錢的問題。」

但現在,觀光客或訪客都不來了,卡瑪拉表示:「他們不來,因為會害怕,我們處境很困窘。」

馬利的安全威脅沒有緩和跡象,像卡瑪拉一樣的操偶師很難賺到日常所需的錢,也很難招到能傳承的學徒。

戲偶是一種消遣,但在波卓(Bozo)和班巴拉(Bambara)族群的文化儀式和節慶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孩子們練習偶戲,是從戴著面具的舞蹈開始,之後才碰戲偶,戲偶大到覆蓋全身,可扮演人類,也可扮成動物。

操偶學徒在每一階段都有入門課要學,卡瑪拉並未透露細節,只說學徒要能保守這門藝術的祕密。一次排練結束後,卡瑪拉說他仍很擔憂偶戲這項傳統的未來。

他說:「因為我破產了,我一貧如洗。他們會看著我,然後想:『如果那個人做了這行這麼久,都一無所獲,我為什麼要從事這份工作?』」

但希望並未完全破滅。卡瑪拉說:「有些人可能會因為想要賺取一些東西而離開,但真正熱愛(偶戲)的人會留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