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坐輪椅 86歲司馬中原分享5祕訣 |2019.12.10 語音朗讀 83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86歲的司馬中原氣色極佳,他分享生活5祕訣希望大家一起健康。圖/資料照片 【本報訊】86歲國寶級說鬼大師司馬中原近日接受《中時電子報》採訪,他身體健康氣色極佳,還示範彎腰拉筋碰腳趾,分享生活5祕訣,希望大家和他一樣健康,不要老到虛弱無力坐輪椅。 大家可去住家附近的公園走一圈,就會發現許多長輩的身體狀況,可能比一天坐10個小時的上班族還要好。想要知道「愈老愈健康」的祕訣?只要做到5件事情,以後不用擔心「讓別人推出去才能晒太陽!」 1.要活就要動 圖/unsplash 「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根據現代人的工作習慣,一天坐在椅子上的時間,起碼8小時,幾乎超過躺在床上的時間,大大違背「活動」的原則。 洛杉磯加州大學研究告訴我們,不動變胖是小事,等腦子變傻了,運動就太遲!研究指出,久坐與內側顳葉厚度有顯著關係。內側顳葉是大腦認知功能重要區域,這部份萎縮與記憶障礙和阿茲海默症有關。因此,趕緊活動起來,才不會讓自己胖了又笨了! 2.要得身體好 肚子不要飽 圖/unsplash 類似這樣的說法,還有「飯吃七分飽,健康活到老」。老祖宗的智慧現在也可以從科學研究得到驗證。近年來不斷有各種動物實驗強調「吃太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七分飽」則能提高身體代謝力,延緩身體老化。 因為大腦傳遞訊息的延遲,當大腦指示「七分飽」時,實際上卻是比自以為的七分吃得更多,這時剛好可以支持餐與餐之間的熱量消耗,又不會攝取過多的熱量累積體內,餐餐「七分飽」是對身體最好的份量。 3.飯後走百步 飯後起身走一走,可以幫助消化。有些人每次吃飽都會脹氣,總是找不到解決辦法,其實只要走一走就能克服。 三軍總醫院營養師王秀惠說,飯後散步10分鐘,更能促進蠕動、幫助消化,每天固定運動30分鐘,也是刺激腸胃蠕動的方式,增強胃部的消化能力。胃部功能顧好,人的健康就有保障。 4.早晚散步兩次 圖/unsplash 「散步」並不難,大家可以找適合的速度跟時間來散步運動。關於走路對於健康的影響,也有許多研究結論可以參考。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曾刊登於《美國醫藥學會季刊》報告發現,每天快走30分鐘可幫助中老年女性預防糖尿病、心臟病、骨質疏鬆症、中風,甚至某些癌症。若快走時間拉長到45分鐘~1小時、每週5天,罹患中風的風險可降低40%,腹部脂肪也有明顯減少的現象。 美國研究機構又對40~57歲男性,進行了快走與健康相關性研究,行走時間從10分鐘開始而且習慣快走,慢慢延長快走時間至40分鐘,經過20星期每周4次快走,結果發現人體氧氣量上升30%,靜止休息時的脈搏次數減少,證明心肺功能上升;皮下脂肪從13.5公分減少至12公分,平均體重減少1.3公斤。 5.人要開心才會長壽 圖/unsplash 快樂好處不少,可以讓心臟更健康更有效地應對壓力,免疫系統更強還能幫助減輕疼痛,提升健康生活本質進而增加壽命。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網站表示,其實「知足」是最重要的幸福感,如果可以發掘自己擁有的事物,就會愈來愈容易感到愉快。人一知足快樂,百病不生,自然可以健康活到老! 前一篇文章 身體健康但常喊累 治療師:增強肌肉能改善 下一篇文章 父母有過敏性鼻炎 醫師:子女100%也有 熱門新聞 01秋節送暖 佛光人進光復祝福2025.10.0902三好校園化身賑災物資中心 菲師生協助包裝2025.10.0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 6-62025.10.0804寒露重保暖潤肺膚 出門戴圍巾防寒氣2025.10.0805響應零飢餓 日光寺廣贈公益米2025.10.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佛教青年 成功立業之道 2-12025.10.0907佛光山大明寺、宏法社 獲頒苗栗縣績優宗教團體2025.10.1008飼主巧思 雨天讓狗撐傘散步2025.10.0809輝達北士科總部卡關 北市府提T12盼解套2025.10.0810VEGRUN正念路跑 法寶寺攜手竹市府2025.10.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聊聊心裡事】從暴怒與成癮,看見男性內在的創傷與療癒之路 梁瓊白身體力行 老後時光要精采【營養專欄】破解飲食4迷思,別被誤導啦!老後健康、快樂之道:培養興趣&調整心態【中醫專欄】秋季養生之道夠好父母展韌性 青春兒女不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