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第三代 創閩南語劇團

江俊亮 |2019.12.05
4253觀看次
字級
阮劇團串聯布袋戲等元素,從在地風土中萃取表演語彙。圖/記者江俊亮
阮劇團作品《嫁妝一牛車》登國家戲劇院。圖/阮劇團提供
汪兆謙曾帶團員在嘉義後火車站月台演出《月台票》,演到一半真的有火車經過。圖/資料照片
外省籍第三代的「阮劇團」創辦人汪兆謙,說了一口流利的閩南語。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偏鄉孩子不能來看戲,我們就去偏鄉演!」創立閩南語劇團「阮劇團」的汪兆謙,是外省第三代,卻說了一口流利的閩南語。他的閩南語劇從偏鄉演到國家戲劇院,並將閩南語劇搬到海外演出,讓世界看到台灣。

祖籍大陸浙江杭縣的汪兆謙,祖父跟隨國軍來台,娶了台灣妻子,生下「芋仔番薯」的父親。他的父母雖在閩南人的聚落長大,但在家裡都是講國語。汪兆謙說:「我的閩南語,是在學校跟同學、朋友學的。」

就讀嘉義高中時,他無心插柳加入戲劇社;二○○三年台北藝術大學畢業後,發現在自己的故鄉要看場戲竟然很難,於是起心動念:「既然自己是學藝術的,為什麼不創辦劇團?」因此有了阮劇團的產生。

改編西方經典

融入東方風土

汪兆謙說,返回嘉義後,他發現閩南語有斷層危機,於是決定以閩南語作為演出語言,並大量改編西方經典作品,融入東方元素,並跟國際團體接軌,才慢慢形塑出自己的風格,創造有別於都會的藝術風景。

他說,有一個養魚的朋友跟他說:「魚要好,水要先好;水要好,土要先好;土要好,環境要先好。」相同的道理,劇團的作品要好,回到源頭,就是讓在地的藝文環境要先好。他說:「文化藝術無法立竿見影,期待阮劇團成為社會上老實的、認分的、文化藝術的扎根力量。」

因此,阮劇團這幾年不斷在做串聯,包括為演員安排聲音課、身體課、民俗課、文學課,也訓練演員閩南語、布袋戲、南北管、現代舞、芭蕾、歌唱等,只要能從在地風土中萃取表演語彙的,他都做。

公演時,汪兆謙發現會到劇場看戲的,絕大多數是住在城市的孩子,而偏鄉孩子幾乎沒有機會進入劇場,於是他帶領劇團深入偏鄉演戲,「讓那些無法來看戲的孩子,至少能看一次現場演出,為孩子種下戲劇的種子」。

汪兆謙在地方耕耘十六年,不僅有自己的「劇本農場」,還有「演員實驗室」,他將莎翁名劇改編成本土閩南語劇,其中《馬克白》曾應邀至羅馬尼亞演出、《李爾王》赴英國愛丁堡演出;而改編自小說家王禎和的《嫁妝一牛車》則登上國家戲劇院,締造票房完售紀錄。

探索台灣民俗

5大奇案入戲

他說,二○二一年將是劇團十八歲「轉大人」的日子,劇團希望能有個大型創作,由於劇團近年來踏踩台灣民俗,發現台灣百年來有許多傳奇故事,因此將改寫「台灣五大奇案」為《十殿》,包括林投姐、陳守娘顯靈、周成過台灣、呂祖廟燒金、瘋女十八年等民間故事,放在當代時空。

汪兆謙指出,《十殿》的靈感來自電影《十誡》與台灣「十殿閻羅」的民間傳說,探討東方人「死後下地獄」的生死觀、人死後受審的概念,從人性角度出發對於善惡問題的回應。

至於劇中場景,將設定在嘉義「金財神大樓」,因為金財神大樓是許多市民的記憶,它的意象也是台灣人在一九九○年代的共同回憶,因為在「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興建很多像這樣的大樓,裡面有保齡球館、撞球場、電影院、冰宮等娛樂設施,大樓裡發生許多的故事,成為創作元素。

新劇《十殿》預計長達五小時,將分為「奈何橋」與「輪迴道」上、下二部,將在國家兩廳院、台中歌劇院、衛武營藝術中心等國表藝三場館演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