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尬新聞】 石器時代的奶瓶?

文/郭宣含 |2019.11.27
1079觀看次
字級

文/郭宣含

七千年前,中歐石器時代的農夫開始製作並使用有杯口的小陶杯,難道這是早期的奶瓶?

隨著農業時代到來,家長開始餵食動物奶,考古學家在幼兒墓中發現這些小陶杯,暗示早期人類利用這種陶器「奶瓶」幫助或訓練嬰孩斷奶。這些陶器杯在銅器與鐵器時代更是普及,有些甚至出現動物造型的杯子。

研究人員直到最近才分析這些容器中的殘留物,研究團隊的考古學家在「自然」(Nature)期刊中指出,考古團隊在巴伐利亞幼童的墳墓中發現三個有杯口的小陶杯,其年代可追溯自2500年到3000年前。這些杯子曾經裝過乳品,而且可能是牛、羊等反芻動物的奶。

研究人員若想證實這些陶杯如何使用並不容易,不過該研究的作者之一、英格蘭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地球化學家裘莉.鄧恩(Julie Dunne)表示,這些餵食容器出現在孩童墳墓中,而且還出現新的化學證據。這些發現足以說明陶杯的部分使用方式。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考古學家錫安.阿爾克羅(Sian Halcrow)表示,這項研究首度提供直接證據,說明早期人類將動物奶放入這些陶杯中餵食嬰兒。她指出,拿動物奶給人類嬰兒飲用是農業擴散後的結果,這可能促成早期人類從改掉哺乳,並且帶動人口成長。

雖然飲用動物乳有風險,包括細菌感染、營養不全、消化不良和腹瀉等問題,但人類使用動物奶也伴隨人口增加。人口若要成長,首先要有夠多的嬰兒存活下來,粗估當時嬰兒出生第一年僅有35%的存活率,而且僅有50%嬰兒可以順利長大成人。

親子考古最近獲得新關注,鄧恩表示,這些陶杯獨具特色,展現出過去人類之間的關係,可見早期父母關心孩子並製作出這像玩具的可愛陶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