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運動 邊愛地球

文/吳宜靜(環境資訊中心編譯) |2019.11.23
2422觀看次
字級
勒孔特從東京游到舊金山,將帶回太平洋垃圾協助科學研究。圖/Ben Lecomte
英國托特納熱刺隊啟用的新體育場,將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圖/維基百科
Plogging鼓勵跑友「邊跑步邊撿塑膠垃圾」。圖/Several sec
英國托特納熱刺隊啟用的新體育場,將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圖/維基百科
芝加哥白襪隊是第一支拒用塑膠吸管的大聯盟球隊。圖/聯合國環境署網站
一群深海潛水員在阿拉伯海的海床上收集大量垃圾。圖/ Pixabay
澳洲黃金海岸為保護海洋和河川而禁塑。圖/維基百科

文/吳宜靜(環境資訊中心編譯)

去年「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發起「塑戰速決」(beat plastic pollution)行動倡議後,全球體壇也不落人後,積極和全球大型運動組織領導人商議,尋找創新解決方案,商定對抗塑膠污染的行動方案。

例如英國環境大臣邁克爾·戈夫(Michael Gove),便會見了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等體育組織領導人,希望能透過全球體育賽事平台,來加強體育迷的環保意識。

此外,潛水同好團體早已呼籲潛友深入海底收集垃圾;慢跑團體呼籲慢跑者沿路撿拾垃圾;一群運動員、體育愛好者和體育社群,正聯手對抗毒害海洋的塑膠汙染問題。

以下,就來看看還有哪些運動也能邊運動邊減塑:

1.帆船賽:清潔海洋保衛戰

Volvo Ocean Race 環球帆船賽是世界上最漫長和艱苦的體育競賽,為加強公眾對環境永續和海洋塑膠污染的意識,參賽的 7 支船隊要耗時 8 個月,環球航行 4.5 萬海里,途經全球環境最惡劣的海域,挑戰最凶險的自然環境。

今年,「塑戰號」( Turn the Tide on Plastic)代表聯合國環境署「清潔海洋」的計畫出戰。在船長迪·卡夫瑞(Dee Caffari)的帶領下,「塑戰號」參與了環球帆船賽的科學計畫,在航程中收集塑膠微粒相關資料,希望將來看到水中微塑膠的數量發生改變。

2.板球:零廢棄、淘汰塑膠吸管

印度班加羅爾和印多爾兩座城市的體育賽事,正實施體育場零廢棄的「環保協議」──在印度超級聯賽期間,班加羅爾的欽奈斯瓦米體育場中,身穿綠衣的志工負責分類垃圾,並透過教育來提高觀眾的環保意識,希望 2019 年實踐零塑膠的目標。

一場賽事大約會有4萬名觀眾,每場比賽下來,會產生 3 至 4 公噸垃圾。一直以來,這些垃圾都不經分類,直接送到垃圾掩埋場。但如今,體育場會設置不同的垃圾箱,分別收集乾、溼垃圾,志工必須確保垃圾丟到正確的箱子。溼垃圾將送到沼氣或堆肥廠,而乾垃圾將回收再利用。販售食物的攤商也必須使用由檳榔葉或玉米澱粉製作的餐盤。

去年,英國倫敦的橢圓板球場也發出聲明:要在 2020 年全面實現「零塑膠」的目標。該球場以環保杯取代之前銷售的塑膠杯,並安裝了 20 個免費的飲水機和水龍頭,同時提供 2 萬個限量版、可重複使用飲料瓶。從去年起,橢圓板球場已經開始禁用塑膠吸管,並推出了可用作堆肥(混合肥料)的咖啡杯,場內的商店也逐步禁止使用塑膠袋。

3.足球:採用海洋廢棄物球衣

英格蘭的托特納熱刺隊儘管戰績不佳,但他們在塑膠垃圾問題上始終是冠軍角色。去年 4 月,該隊新啟用的體育場實施一次性塑膠製品禁令,其中包括禁用塑膠吸管、塑膠攪拌棒、塑膠餐具以及包在這些用品上的一次性塑膠包裝。

在美國,愛迪達和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則推出了 Parley Ocean Plastic 布料(由海洋塑膠垃圾回收製成的纖維布料)織成的系列運動服裝,而且在世界地球日那個周末的比賽中,23 個球隊的全體球員都穿起了此款紀念球衣。

4.橄欖球:球迷杯可紀念可退押金

英格蘭國家橄欖球隊的主場球場特維克納姆體育場,推出了一款可重複使用的球迷杯。當顧客購買第一杯飲品時,需要額外支付 1 英鎊押金。在一天賽事結束後,球迷可留下杯子當紀念品,或選擇退還給吧台、取回押金。在此之前,一場國際性比賽大約會有 14 萬個一次性塑膠杯被丟棄。

5.田徑:倫敦馬拉松推可堆肥杯

倫敦馬拉松賽從去年起,嘗試推行可堆肥的杯子,來減少一次性塑膠瓶罐使用。大會在沿線的 3 個飲水站,放置了約9萬個杯子,此外,大會也為選手準備了 76 萬個可回收的塑膠瓶,比賽結束後,這些瓶罐將被回收利用,並追蹤杯子的使用情況。

6.大英國協運動會:保護海岸禁用氣球

大英國協運動會去年四月在澳洲黃金海岸舉行時,為了保護當地環境以及周邊河川和海洋。大會禁止使用塑膠製成、填充氦氣的氣球,同時也鼓勵觀眾帶著自己的杯子,在場地周圍的飲水區加水飲用。

7.棒球:白襪隊員不用吸管喝飲料

去年四月起,芝加哥白襪隊響應芝加哥水族館「拒絕塑膠吸管」倡議,成為第一支拒絕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的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球隊。白襪隊表示,實施這一項行動後,該賽季即減少了 21.5 萬支塑膠吸管。

8.游泳:冒險家泳入海底垃圾帶

8900 公里的泳程無疑是世界最長距離的游泳。冒險家勒孔特以科學和永續為名,於去年五月下旬出發,從日本東京游到美國舊金山,運用特製網和水體樣本,採集海洋微塑膠,了解這些正在進入人類食物鏈的微小污染物。途中穿越太平洋垃圾帶──這個世界上最大、最知名漂浮垃圾帶,面積相當於法國國土的 3 倍。

9.潛水:阿聯潛友周末清潔海床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海洋生物學家穆罕默德號召下,一群深海潛水員每個周末均潛入阿拉伯海海床收集大量垃圾,包括塑膠、金屬、玻璃、陶瓷、橡膠、木材和木炭等廢棄物,追蹤記錄該地區的海洋生物,藉此行動來提升大眾對塑膠廢棄物危害的認識。

10.跑步:瑞典興起Plogging健身潮流

看完以上9項體壇減塑行動,其實,你不需要成為專業運動員,就可以響應運動減塑的行列。瑞典興起一項名為「Plogging」的行動潮流,鼓勵跑友「邊跑步邊撿塑膠垃圾」,目前正在全球掀起浪潮。Plogging 一詞取自瑞典語詞彙「plocka」和「jogga」,plocka是撿拾(pick)的意思,jogga 則是慢跑(jog)的意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