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佛法在人間 開啟問道修行之路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19.11.16 語音朗讀 22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叢林教育生活教育與思想教育並行,同學參加「人間佛教座談會」,開拓視野、多元學習。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學者與同學交流互動,分享座談內容。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難得躬逢盛會,同學法喜充滿。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叢林教育一向強調解行並重,生活教育與思想教育並行,讓學生適才適性發揮所長,多元領域的課程學習如經典概說、高僧行誼、開山大師思想、佛事懺儀、專題講座等,培養佛學素養、宗門思想與行事威儀;生活教育,則是從參與戒會與活動,如短期出家修道會、在家五戒菩薩戒會、水陸法會、人間佛教座談會等,從參與法務行政中,學習待人處事與弘法度眾的靈巧智慧。 日前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舉辦「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同學除了參與議程,也承擔議事組的工作,協助會議流程的安排與規劃,學習多方關照,注意細節,如時間掌控、秩序管理、臨時狀況處理等,並與學者交流,從培福中增長智慧。 座談會的主題多元,從中可了解人間佛教在社會科學、藝術、傳播、文學等領域的弘揚與發展狀況。透過各領域專家學者的學術成果發表與交流,激發聽者對人間佛教的正知、正見,集思廣益,推動與落實人間佛教現代化、大眾化、生活化、國際化的理念。以下摘錄同學的學習心得數則,以饗大眾。 學生 心得 人要的佛法 專一甲/藍安妮 這場座談會結合了東方和西方的學者,他們探討的內容,開拓了我的視野,讓我們能夠透過學者對專題的研究分享,理解人間佛教。現在的人類,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價值觀和能力呢?這是我們在弘法過程中,必須仔細思考的問題。善用科技進行反思,在與人合作的過程中學習律己律人,建立人際關係。學習者可從中認識人間佛教,並懂得重視與尊重佛法教義。 當下即淨土 寺院二/王譽潓 座談內容從藝術、文學與淨土等方向探索,從中感受到佛教的弘傳方式生動活潑,與時俱進又不失佛法真義。聆聽佛曲創作,除了攝受人心,也可以提昇心靈品質;淨土法門的核心是當下精進修行,依循「信願行」,成就人間淨土。透過研討交流,明白佛陀說八萬四千法門,都只是應機說法,我們可以尋找自己相應的法門修行,感受當下即淨土,處處有佛法。 佛法西來的善巧 專一乙/戴君純 用藝術與音樂弘揚佛法,最貼近人心,它們是媒介,也是人間佛教的表現方式。因為佛法不離人間,所思所想及一切事物都是佛法。古人為求真理,不惜生命西行求法,反之,西方人需要甚麼?東西方文化,由於學習方式及風土民情不同,要如何將人間佛教介紹給西方國家?現今社會的政治決策、天災人禍等,人心浮動,面臨時該如何安定身心?透過我們的行動和持續創造因緣,讓西方人認識人間佛教,從而找到心中的平靜和正向力量。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新寶橋 人生無限的道路 下一篇文章 【海外佛學院】 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 沙彌日記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4【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5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6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8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09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信為道本2025.09.0810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花開見佛2025.09.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叢林風光】 走向世界 弘法在人間【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