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鄉土】 老街溪掀蓋

文/丹青 |2019.10.09
7118觀看次
字級
老街溪故事館。圖/丹青
現今老街溪。圖/丹青

文/丹青

以往去中壢出差或遊玩,總覺得中壢市區狹窄零亂,沒甚麼景點可看。沒想到這次去看二○一八桃園地景藝術節,其中「藝遊中壢上河圖」的十幾個作品,分布在中壢老街溪兩岸,讓我有機會沿著市區的河川兩岸繞了一大圈,才知道原來中壢還是有這麼一塊美麗的綠地帶狀河邊公園。

但我以前的印象也沒錯,二、三十多年前的老街溪兩岸可不是這樣的。老街溪源自龍潭,經平鎮,再經中壢,流至大園鄉,進入台灣海峽,全長三六.七公里;在中壢市,因經過老街區域,才叫老街溪。當時河川保護觀念尚未起步,從上流就有工廠排放廢水、家庭丟棄垃圾等汙染,造成老街溪以惡臭甚至堵塞的河川而聞名,兩旁也有攤販占據或亂停車輛的現象。

民國七十八年(一九八九),中壢市公所為了解決攤販和停車問題,做了一項錯誤的決策──在老街溪覆上水泥蓋,加建成一座商城和停車場。當時,建築物橫跨中正、中山、中央西路等市中心的主要幹道,中間有六座空橋連接,商場內部設有八百個攤位、一千二百個停車格,總樓地板面積二萬九千多平方公尺,從此,中壢主要市區就不見河川。但惡臭和汙染的環境解除了嗎?只是鴕鳥埋沙而已。而且,更多的攤販、商店及停車位,帶來更多的垃圾和噪音及混亂的交通。這就是我以前去中壢見到的印象吧!

由於廠商施工不當,造成環保及排水的問題,即使商場建好,省府卻遲未核發建照,使得加蓋的商場和停車場竟成為中壢最大的違章建築;購買攤位之攤商與桃園縣政府之間,亦因契約問題糾葛不清。此加蓋工程還是於民國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完工使用,老街溪的精華河段亦如台北的瑠公圳一樣,消失在地面下。

商場在使用十五年後,在重視環保的二十一世紀,迫使當時縣長吳志揚決定展「老街溪掀蓋計畫」。他認為老街溪加蓋工程絲毫無防洪功能,也影響都市景觀,於民國一○○年(二○一一)克服一切困難及阻礙,三月起開始拆除商城,並恢復原來的河道。到七月,老街溪終於完成開蓋工程,從中壢市區中正橋往上游一二八公尺,中央橋往下游約二百公尺的周邊違建亦一併整頓,這全長七二五公尺的老街溪市區精華區段,才重見天日。

經過兩年多的河川整治、水質改善和周邊環境美化工程,終於使老街溪蛻變成一個老少咸宜的親水空間。老街溪區建立了河濱帶狀綠地,也有自行車步道、兩個公園、礫間處理展示廊道、三個景觀橋梁,並利用值得留存的客家老屋,整建為河川教育中心、老街溪故事館等,以宣導河川防治及老街溪經驗,亦有休憩及教育之功能。

如今的老街溪區,已成為中壢市民的驕傲,也是散步、運動、賞景的水岸公園。二○一八年桃園地景藝術節以此為三大展區之一,並與中壢市區街巷景觀串連,取名為「藝遊中壢上河圖」,許多外國大師的作品,多分布在老街溪河岸,可見老街溪在今日中壢的地位;這必須感謝七年前開始的老街溪掀蓋計畫和以後一連串的河川整治工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