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埃及文明的現代面貌

文╱徐宗懋(文史工作者) |2019.09.11
2475觀看次
字級

文╱徐宗懋(文史工作者)

一九八五年四月,在前往衣索比亞之前,我是由希臘先到埃及,這是一個古老的國度,基本上比較落後,但台灣人要拿到簽證很麻煩,但我還是決定臨時試試。飛機抵達開羅機場後,我直接排隊辦理入境,輪到我時,我告訴移民局官員,我沒有簽證,但希望跟他們的主管談一下。他們還算客氣,同意我的請求,於是我在主管辦公室拿出來回機票,表明我只是想在埃及停留幾天,目的只是旅遊,我還說了幾句學過的阿拉伯語表示親善。主管笑一笑,就在我的護照上蓋了簽證。通常這樣做很冒險,因為我很可能被逼著原機遣返,但那時年輕,膽子大,闖到哪裡算哪裡。

開羅是一座歷史名城,近郊有著名的吉薩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在沙漠中矗立,雄偉壯觀,令人立刻聯想到古埃及人燦爛的文明,那是人類最早的古文明之一。因此,諸如金字塔、尼羅河、埃及神殿以及聖經有提到的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以及羅馬帝國戰將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克麗奧佩脫拉七世,都讓人對這塊土地有著無限的想像,因為它是人類歷史、神話、哲學、文學以及美術的靈魂之一。

不過,除了巨大的古埃及遺址之外,要在這裡尋找上述歷史的現實繼承者,恐怕會失望的。因為,在第四世紀併入羅馬帝國的版圖後,埃及和北非地區出現希臘和羅馬的建築,隨後成為東羅馬的一部分,與君士坦丁堡化為同一版圖,但七世紀後又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無論在宗教、文化以及種族上都深深地阿拉伯化。

十二世紀,在埃及崛起的薩拉丁率領阿拉伯軍隊對抗由歐洲湧入的十字軍,最後與英國獅心王查理締結合約,薩拉丁進入耶路撒冷以後,並沒有因為十字軍殘殺伊斯蘭群眾,而對基督徒施行任何報復,反而表現了極大的慈悲和寬容,獲得基督徒極端的讚賞,也成為伊斯蘭歷史中高度道德的象徵。

今天的埃及人已經不是古代皮膚黝黑的埃及人了,而是屬於閃族的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屬於遜尼派。他們的思想和民族認同與其他阿拉伯部落幾無二致,十六世紀又被鄂圖曼帝國所征服,但後者也是伊斯蘭教徒,並無宗教上的衝突。接著是拿破崙大軍短暫地占領過埃及,將許多埃及古文物掠奪回法國。

隨後十九世紀末,另一個西歐強權大英帝國將埃及徹底的殖民化,英國人對古埃及文明的興趣和熱情並不亞於法國人,他們將大量的古埃及文物搬回英國。今天的大英博物館可以看到古埃及的神像、石棺、木乃伊等,甚至整個古城門都搬到英國了。當然,英國人搬回去的不只是埃及,包括中國大陸、東南亞、印度、非洲的文物都不能倖免。

我在埃及待了三個星期,期間也曾搭火車到北邊的亞歷山大港,這曾經與中國大陸的泉州並列為世界上兩個最繁榮的商港,也是海上絲路途中的著名港口。一九八五年的埃及已脫離了二戰結束後,與西方帝國和以色列在領土和主權上近二十年的紛爭,屬於相對和平發展的階段,至於新的政治動亂的出現,則是在二十年後的事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