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天母甜甜圈 總經理 林璟

文/記者徐弘毅 |2019.08.11
2985觀看次
字級
林璟均在自家食驗書房門前。圖/新華社
林璟均展示自家製作的甜甜圈。圖/新華社
新鮮出爐的甜甜圈。圖/新華社

文/記者徐弘毅

林璟均的甜甜圈烘焙坊不僅是一間「網紅店」,更是一所「夢工場」,和同事在這裡烘焙甜甜圈的同時,還闢出一大半區域布置沙發和桌椅,作為咖啡館和辦公區。林璟均將它命名為「食驗書房」。

這間「書房」,是許多台灣青年在廣州的第一個「家」。

林璟均至今保留著一個銀色的手按式計數器。十二年前,三十六歲的他連續數月在廣州幾個商圈蹲點,記錄人流量。

如今,林璟均的「台北天母甜甜圈」在廣州有五間門市,其中一間還特意闢為廣州台灣青年之家的活動場地。他不僅實現了自己登陸創業的夢想,還協助愈來愈多的後輩追夢、築夢、圓夢。

二○○六年,林璟均考取了暨南大學的非全日制法學博士班。在羊城求學之餘,他穿行大街小巷,「偶得」創業點子。

「應該有很大市場!」林璟均立刻把想法告訴在台北開甜甜圈店的朋友,但對方並無興趣。思索再三,他決定把握機會,靠自己打入廣州市場。

那年十一月開始,林璟均每月都從台北到廣州,但兩岸尚未全面「三通」,他要取道澳門入境,再從珠海轉車到廣州。林璟均堅持連續八個月往來兩岸,在廣州各大商圈做市場調查,在街邊記錄人流量,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

隔年十一月,林璟均的第一間「台北天母甜甜圈」門市在廣州正式開業。他的事業一步一步走上正軌,現在,除了廣州五間門市外,深圳、汕頭、哈爾濱還各有一家門市。

第一個家食驗書房

事實上,林璟均的甜甜圈烘焙坊不僅是一間「網紅店」,更是一所「夢工場」。這間一百六十平方公尺大的烘焙坊位於暨南大學附近一個小區裡,林璟均和同事在這裡烘焙甜甜圈的同時,還闢出一大半區域布置沙發和桌椅,作為咖啡館和辦公區。林璟均將它命名為「食驗書房」。這間「書房」,是許多台灣青年在廣州的第一個「家」。

二○一四年,林璟均當選廣州台協青年會會長。當時,台協青年會的成員以「台商二代」為主。「他們並不都是台商,還有許多是就業、就學的年輕人。」林璟均開始思考,如何能讓其他在當地學習、工作、生活的台灣青年也聚合起來,順利融入廣州。

他和幾位創業台青一道發起成立廣州台灣青年之家,租下了這個商鋪,經營起這個特殊的「家」。

最初一兩年裡,「食驗書房」每個月都舉辦聯誼晚餐,許多在廣州的台灣青年得以相識、相交。後來還邀請大陸好友加入,友誼愈結愈深。

林璟均手機上有個微信群,是他為方便在廣州的台灣年輕人相互聯絡而建的,已積累了三百四十多位成員。「遇到生活、事業上的問題,我們都會在群裡互相答疑。」他說,「這裡是我們共同的網上家園。」

身體力行親自投入

隨著愈來愈多人到大陸創業,廣州台灣青年之家在當地率先開展台灣青年創業輔導。身為廣州台灣青年之家的輔導會長,林璟均身體力行親自投入,而且把自己的烘焙坊開放給從事餐飲創業的團隊使用。

目前,林璟均已輔導過八個創業團隊。創業充滿酸甜苦辣,也並非每個項目都能經受住市場考驗,但他始終站在年輕人身邊傳授經驗、加油鼓勁。「我經歷過的階段,新來的人都會慢慢經歷。鼓勵他們撐下去,是我一直留下做輔導工作的一個原因。」

「我回台灣做分享的時候,常常對年輕人說,創業要選擇合適的地方,不要把目光侷限在北上廣深,成都、武漢現在也有很多機會。」他說。

最近,林璟均又多了一個新身分——台灣輔仁大學廣東校友會會長,這個校友會去年十一月成立,目前有成員一百四十多人。「不僅有台灣校友,還有十多位陸生校友。兩岸校友有著共同的回憶,向心力強,大家『魚幫水、水幫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