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巴黎偉烈咖啡館

文/林政儀 |2019.08.07
2630觀看次
字級
偉烈咖啡館整面的青瓷綠(Celadon green)的外觀。圖/林政儀
巴黎,有著諸多或大、或小的美術館和博物館,每年吸引無數遊人前往,而我也是眾中之一。圖/林政儀
偉烈咖啡館內部一景。圖/林政儀

文/林政儀

巴黎,有著諸多或大、或小的美術館和博物館,每年吸引無數遊人前往,而我也是眾中之一。

今夏的巴黎之行,亦不能免俗,一日早餐後,搭乘法蘭西島大區快鐵C線(RER C)至奧賽博物館站(Gare Musée d'Orsay),一出站,便是奧賽博物館。此時,博物館尚未開館,售票處卻早已排著蜿蜒的人龍。

奧賽博物館位於塞納河左岸的榮譽軍團街一號,博物館原址曾有兩座建築,為一八一○年至一八三八年間,由法國外交部聘請讓.查爾斯.博納爾(Jean-Charles Bonnard)和雅克.拉科內(Jacques Lacorn?e)設計建造的騎兵兵營(the Cavalry barracks)和奧賽宮(the Palais d'Orsay),然而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的抗爭活動燒毀了騎兵兵營和奧賽宮。

一九○○年,法國政府為了迎接巴黎世界博覽會所帶來的各國觀光人潮,將燒毀的奧賽宮遺址賣給奧爾良鐵路公司(the Orleans railroad company),奧爾良鐵路公司聘請維克多.拉魯(Victor Laloux)在遺址上建造奧塞火車站,於當年七月十四日落成。

從一九○○年至一九三九年間,奧塞火車站一直是法國西南部鐵路網的起始站,然而隨著鐵路的電氣化,火車動能提升,火車能拖曳的車廂增加,奧賽火車站的月台長度便不敷使用了,一九三九年火車站被迫關閉,一九七八年被列為受保護的歷史建築而被保存,直至一九八六年奧賽火車站才改建為奧賽博物館。

排了半小時的隊後,終於買好票,欣喜地進入博物館,在一樓展覽大廳看著室內仍高掛著一九○○年奧賽車站落成時的巨大時鐘,不難想像當年奧賽火車站裡熙來攘往的人潮。現今,博物館內主要展示一八四八年至一九一四年間近代藝術大師,如:米勒、馬奈、莫內、雷諾瓦、塞尚、高更、梵谷等藝術家,創作的繪畫、雕塑、裝置藝術和攝影作品等收藏品。

漫遊博物館之際,最心滿意足的是,能近距離欣賞米勒的〈拾穗〉、〈晚禱〉原作,這兩件名作不知喚醒了多少人對辛勞農家的尊敬、感恩之心,這也是博物館展示藝術品的同時,也藉由藝術品之美觸發人性省思的重要意義。

步出博物館,沿著塞納河堤漫步,午後的河畔走起來特別愜意,走著走著想起塞納河右岸的偉烈咖啡館(Café Verlet)雖為原訂的翌日行程,當下隨即決定乘興而往。於是,沿著法朗士堤岸(Quai Anatole-France)往東走,接皇家橋(Pont Royal),一路穿過雷蒙尼耶將軍大街(Avenue du General Lemonnier)、金字塔廣場(Place des Pyramides)、金字塔街(Rue des Pyramides),接聖奧諾雷路(Rue Saint-Honoré)往東走,來到聖奧諾雷路兩百五十六號的偉烈咖啡館。

一八八○年偉烈咖啡館開業,同時也販賣著茶、咖啡、香料和蜜餞。每日店內烘焙咖啡豆時,滿溢的咖啡香氣總吸引不少行人在店前佇足,固定的咖啡烘焙香,也讓偉烈咖啡館有了穩定的客群。

奧古斯特.沃爾萊(Auguste Woehrlé)一九二一年接管偉烈咖啡館,奧古斯特滿懷熱情研究世界各地的茶、咖啡和香料。為了尋找品質優良的茶、咖啡和香料與研發新產品,奧古斯特不惜將偉烈咖啡館暫停營業一段時間,直到找到香氣、口感滿意的原料,才又重新開業,如此敬業的精神,偉烈咖啡館聲名不脛而走。

一九六○年奧古斯特的兒子皮埃爾(Pierre)繼承偉烈咖啡館,皮埃爾直接自巴西、哥倫比亞、肯亞進口原產地咖啡豆(single origin pure coffee),更保障所販賣的咖啡豆品質新鮮,有別於其他同業。

此後,偉烈咖啡館更不斷地尋找世界上新口味、特殊香氣、稀有性的咖啡豆 ,如:哥倫比亞、巴拿馬、瓜地馬拉、聖赫勒拿、泰國和緬甸等地,進而直接與原產地的農民合作,以便能掌握咖啡豆穩定品質的來源。

佇立在咖啡館前,看著偉烈整面的青瓷綠(Celadon green)的外觀,帶著具歷史感的色調,格外親切。推開玻璃門後,侍者很有禮貌地帶領我至靠櫥窗的座位,點了一杯法式咖啡歐雷和一塊蛋糕。

一邊享用下午茶,一邊環視室內木製吧台、桌椅、櫃子和樓梯,質樸而溫馨,櫥櫃前堆著幾麻袋待烘的咖啡豆,玻璃櫃上擺滿各式手工餅乾、法式糖漬水果乾、茶葉、手工果醬等,其中木櫃上層,放置著不少中國樣式的古老鐵製茶箱,令我凝視良久,也心生感慨。

巴黎連一般的百年咖啡館或其他老店,都有著珍視、保存歷史實物的傳統,反觀台灣一年總有幾十起歷史建物,在官方文資審查中被否決,怎不令人唏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