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炳梅
自從工作結婚後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兒子,每天都是圍繞著這一方天地奔波忙碌,朝出晚歸,按部就班。回娘家也是匆匆忙忙,很少長住,心中有一個無法割捨的牽掛,如同航船必要靠岸才能穩妥般,只有回到家裡心裡才踏實。
那年母親意外病倒,如湖水般平靜的生活,似被投入石塊,激起層層漣漪,每個被漣漪波及的人都受到不小的衝擊。那一刻突然間發現,父母老了,需要我們的照顧和陪伴,是時候該由我們為父母遮風擋雨,否則,就沒有機會了。
奔波在醫院的那些日子,心心念念都是母親的病,祈求母親早日康復能夠平安無恙回家;又擔心父親太過牽掛病倒而不停地打電話,安慰著泣不成聲如同嬰孩般無助的父親。那時恰逢兒子考大學,但我已沒有精力將注意力從生命垂危的母親和憂慮的父親身邊轉移,分散到兒子身上。
後來,母親總算從鬼門關被拉回來,身體雖沒有恢復如初,生命總算暫時無憂,父親也慢慢恢復以往的平穩堅強。終於可以鬆一口氣,回歸自己家時,才想起兒子的考試已結束。沒有母親的關心陪伴,兒子成績不盡如人意,我因此很是愧疚,恨自己無力分身,始知世事不能兩全。但也只能盡力彌補,開導鼓勵兒子不要放棄,陪他重新振作,明年再重考。
後來的日子裡,父母和老公、兒子如同天秤的兩端,於我,誰也無法捨棄。我在他們之間奔波,慢慢學會合理分配時間陪伴家人,樂此不疲。
兒子上大學後,我的重心自然移向逐漸年邁的父母。每個周末,都要回去陪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聊天,替辛苦照料母親的父親分擔一些,做一頓他們喜歡的飯菜,換洗床單、被套和他們的衣服,聽他們回憶往事……那些日子,身體是辛勞的,但內心充實而歡喜。因為我知道,父母終究要離我們而去,能在他們需要的時候陪伴左右,是一種福分和造化。
那樣的陪伴和奔波不到五年,母親就永遠地離開了。因著那短暫的繞膝承歡,我多了一分珍貴的回憶,少了一絲遺憾。我也益加珍惜身邊不離不棄的家人和朋友,明白了緣分無常,我們只能抓住眼前,珍惜當下,才不會留下遺憾。
一個人在這世上的角色是多重的,比如我,是女兒、是人妻,亦是人母。每個年齡段有不同的身分,就該有不同的責任和擔當。盡力陪伴,才是最好的愛。
兒子開始上班快三年了,獨自在外打拚奔波。能在他疲憊不堪的時候,熬一碗他最喜歡的湯,看著他狼吞虎嚥地一口氣喝完,心裡除了疼惜,更多的是欣慰。孩子大了,雖然會有心愛的人陪伴,但偶爾有父母在身邊的溫馨,亦會讓他懂得一個完整家庭的重要和美好,不再感覺疲憊、孤單,也會更加有擔當和責任感。
陪伴,無處不在。有人用心陪伴,我們就不會寂寞,就有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唯願餘生,能陪伴在每一個心愛的親人左右,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緣分,給彼此溫暖和希望,讓幸福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