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明成祖的國師姚廣孝

文/余遠炫 |2019.06.10
4425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正式與朝廷決裂,表面上是表達對削藩政策的不滿,實際上卻是實現朱棣隱藏多年的野心,發動「靖難」這一年朱棣年已39歲,但早在明太祖洪武十五年時,朱棣就已經有了想要稱帝的野心了。他不敢篡奪朱元璋之位,想的卻是繼承人之間的戰爭。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的元配馬皇后去世,葬於孝陵時風雨雷鳴交加,喪妻的朱元璋心情壞透了,臉色沉重以為不祥,僧人宗泐大聲念出偈語:「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化解朱元璋的鬱悶與心結,也讓現場由恐懼哀戚轉為肅穆崇敬。朱元璋更是同意諸皇子跟隨著得道僧人祝念經文,為馬皇后盡孝道。

馬皇后其實沒有生育,但從長子朱標到四子朱棣,都號稱是馬皇后所生之子,燕王朱棣就是因馬皇后之死,而與宗泐所推薦的道衍和尚有所關聯。

道衍和尚俗家姓姚,朱棣稱帝後賜名為廣孝,他上朝當官時穿著官服,退朝之後穿上袈裟,除了精通佛教經典外,對道家與儒家思想多所涉獵,圓融而不固執,知變而能守變。與建文帝的國師方孝孺相比,道衍和尚則顯得善於權謀。

當時曾有職業相士看了道衍和尚面相,認為他有個倒三角眼,一副病虎的模樣,這樣面相的人是很兇的,有著殺戮性格,就像元朝忽必烈時代的僧人劉秉忠一般。道衍和尚聽了以後不以為意,他對劉秉忠這樣的人更有著一份崇拜。

道衍和尚直到遇上了燕王朱棣,才覺得有用武之地。道衍和尚暗示朱棣,將送給他一頂白帽子戴;王上面加個白就成了「皇」字,也就是幫助朱棣稱帝。

道衍和尚在燕王首府北平的大慶壽寺當住持,但更經常出入王府,與朱棣共謀大事。當建文帝祭出了削藩旗幟後,朱棣就以此做為藉口,表面上是清君側,實際上要爭帝位。當他在北平要誓師南下時,突然颳起大風打破青瓦,當大家認為這是凶兆時,道衍和尚見機行事說,青瓦破了要換皇瓦(皇帝專用),連上天都在祝福。

隨機應變,讓道衍更是無往不利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