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綠色能源 對抗氣候變遷

徐銘如(台北市/環保工作者) |2019.06.04
1199觀看次
字級

歐洲議會大選後,綠色環保主張大放異彩,德國總理梅克爾「乘勝追擊」。上周四,她在美國哈佛大學對畢業生講演,除了暗批美國總統川普,也呼籲學生起身對抗氣候變遷,得到十多次(三次起立)熱烈鼓掌。

氣候變遷不是小事,將近四百年前的異象,是今日的借鏡。當時,世界各地戰爭頻繁,至今僅二次世界大戰可以比擬。

比如,一六三八至一六四四年間,環太平洋帶有十二次大型火山爆發。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那個時節,千百萬噸硫磺懸浮大氣遮蔽陽光,日照等活動連續七十年低迷,全球降溫一、兩度,改變了降雨型態,乾旱與水患等災情異地並舉,頻繁發生,中國受害最重,人口在十七世紀減少達五千萬人。

在歐洲,十七世紀也很可怕。一百年間,僅有一六一○、一六七○與一六八二這三年沒有戰爭。從海島英國到歐洲大陸,各國內戰或彼此征戰頻繁,光是德語系人口就減少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四十,也就是有六百萬至八百萬人死於戰亂。

回顧歷史,人們從中會有哪些學習與領會?

梅克爾對哈佛學生的呼籲,應該這樣理解:十七世紀是氣候驟變的天災轉成人禍;當前的地球熱化是人禍,已經或即將帶來災害,未來可能再惡化成為戰亂。如果人類不能提煉正確認知,並據以轉化為減少碳排放量與減少增溫的行動,那麼,極端氣候導致的糧食短缺、貧窮、災難與戰爭,可能還要再來。

面對氣候變遷,人們的反應有四種。一是否認有氣候變遷這回事,以川普及其支持者(僅百分之十五認為科學家所說是真相)為代表,雖然其年輕支持者已有約六成認為地球熱化且影響了美國為真。其次是依賴科技,移民與開發外太空資源,代表人是研發無人電力車等企業有成的Elon Musk,以及世界首富、亞瑪遜集團創辦人Jeff Bezos,兩人分別以火星及月球為目標。第三種是課徵碳稅,高潮之一是今年一月,三千五百多位美國經濟學者聯名呼籲川普推動,五月二十二日則有七十五家美國企業一起造訪國會,要求立法。第四種主張是「綠色新政」,類似提法在澳洲、加拿大及英國都有,但以年初,七十餘位參眾議員推動者最為知名,他們力主公共投資,以便在二○三○年以前,將美國電能需求百分之百轉為再生能源。

德國擁有舉世最為強大的綠黨,相比歐美其他國家,德國投入綠色能源的力道也是數一數二,比較接近上述第四案。不過,除川普等人反對,也有更激烈的人認為,第四案只是把資本主義無邊消費的動能「漂綠」,不夠徹底。

徐銘如(台北市/環保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