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光與家徒四壁 巡溪志工:這還是一條溪嗎?

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2019.05.11
3246觀看次
字級
溪石若都被移走,河溪功能的健全會受影響。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文與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台灣有很多溪流,有名的或沒有名的,經過一再「整治」後,若不是變成「三面光」的圳溝,就是強調「砌石護岸」──將溪底的石頭全都移為岸壁的水泥裝飾……問題是,這對河川究竟是福?是禍?且聽聽田寮洋溼地巡溪志工的說法。

其實常在貢寮田寮洋溪邊走動的人,常以為這是圳路,不是一條溪!

溼地是候鳥休息驛站

這條溪原本就不寬,又已經被整理成「三面光」──左右兩邊及底部共三面都是平滑的水泥牆,加上田寮洋農田水圳都往這裡排水,因此容易讓人忘記它原本是一條溪,連Google Map上描繪的軌跡,都比現場認知的短了些。我們翻出民國84年的經建版地圖,才比較清楚這條溪迷你的集水區,就在鐵路和台二丙公路交界帶那坨小小的山丘間。

現在這條無名溪的河幅最寬處不到4公尺,但它從地圖上標高74公尺的小山流下來,蜿蜒通過田寮洋溼地進入雙溪河,成為實質上最靠近雙溪出海口的小支流(匯口距河口僅3公里)。不同於我們走過的其他獨立溪流到下游仍陡峭,它雖然小但經過一系列「森林─田地─森林─田地─河川」,大部分的流路都很平緩,幾乎是田寮洋溼地的一部分了。

田寮洋溼地除了是候鳥的驛站,沿著雙溪河大曲流的低窪地勢上,還有複雜的水圳及沼澤交織成水網。沼澤裡還撈得到田蚌,以及跟田蚌共生的高體鰟鲏(牛屎鯽),這都是北台灣還難得可見的平原水系樣貌。因此我們還是別放棄這條無名溪吧!

河川整成清水模建築

去年10月19日,連日大雨轉微雨的中午,高溫23度,一群巡溪志工從鐵路下涵洞往上游走,一下子就進入陰濕的狹窄溪谷,左側的草灘地似乎是持續大雨中毛蟹的庇護所,很不好意思地,隨著我們踏過的驚擾,牠們慌忙滾入淺急的水流中,沒什麼把手點。

這個鐵路東端及台二丙公路交會的V形谷地,有著水冬瓜及穗花棋盤腳組成的溪畔林,溪底依稀可見附近小溪重複出現的砂岩頁岩互層的節理,灘地上的橢圓線蕨搭配雨後的小瀑及水潭,會讓人忘了我們旁邊就鄰著一處平原溼地。手網每抄一次,都有背甲僅一公分的小毛蟹、體長僅兩公分的吻鰕虎和塘鱧,這是洄游動物年幼個體幽閉安全的小天地。

然而,從涵洞出來的時候卻備感錯愕。夥伴戲謔地說:「歡迎光臨安藤忠雄貢寮美術館……」彷彿是時下流行的清水模建築(編註:強調機能性與混凝土細膩化的建築結構體),一路走在平滑溪槽中,亂七八糟地想到八堡圳「跑水祭」,外面烏秋也忍不住飛撲下來看看溝裡的人在幹嘛,其實矮個子的我們就算想爬上去,也找不到踏腳點離開這一米半高牆的圍困。

溪裡只有蝦蟹沒有魚

除了兩邊鳥聲喧譁,溪裡什麼都沒有,除了幾隻毛蟹在兩側長滿草的農田排水口,顯然這裡對牠們來說的確是四通八達的水網,但田間比溪中更適宜生活。

其實在去年還未翻新護岸、未刮除植物前的一月,我們見過字紋弓蟹藏匿於草叢基部覓食,也看到居民在溝中放了許多蝦籠誘捕毛蟹,顯然那些淤積及因此著生的植物,能為這樣三面光的冰冷帶來一點生機。

「這麼『悠』(台語『光滑』之意)哪會有魚?」農戶阿伯聊起過去無人工護岸時,與溼地融為一體的小溪。

然而因平坦淤積、雨季溢淹,特別是過去插秧後逢春雨,秧苗隨著漫出來的水浮起來,再加上還沒北返的雁鴨們來亂,可以想像農人一定急壞了,當然就會敦促地方政府整治為U型三面光水泥槽溝。

溪石成裝飾家徒四壁

然而,如何保留一定的自然基質,甚至是靠分段輪流清淤的管理方式,留下起碼的草叢及土砂,讓原本需利用這裡的移動中水族們仍能暫時藏匿或覓食,應是田寮洋水網保育可以討論的課題。

繼續往下游走,光滑的河道毫無魚蝦可以駐留的角落。好不容易又有個沉砂池,不到一米見方,大隻毛蟹、無齒螳臂蟹、吻鰕虎小魚、長額米蝦,都躲在這兒,還有從前鄉間水圳無所不在的羅漢魚,這是貢寮諸小溪的第一筆記錄。

還好尾段兩側茂密的次生林及高草叢,尚有琵蟌、珈蟌在飛舞。最後抵達與雙溪河的匯流口,又像出了美術館的後門甬道。前方魚鷹飛過、豆仔魚躍起的寬闊河面,看起來跟小溪的匯流沒有太大的高度落差,但面對這「家徒四壁」的光滑溪底(溪石全被移走,無自然基質,排水過快,水生動物缺乏藏身、育雛之地),洄游魚蝦上溯的意願恐怕不高。

為動物分段保留基質

怪不得遇見山邊溝匯流時,水生動物都躲進去了,這讓我們想起之前在北側丘陵坡下沿著截水溝走著,見到沉砂池中住下來的台灣吻鰕虎,數量還比小溪主流多。

那天溝邊積水處則是野薑花、水紅骨蛇、鐵毛蕨、穗花棋盤腳組成的沼澤風情,據說以前還有那像劍蘭般高舉著黃花序的紅皮書植物——田蔥,而火車就在背景一列列駛過;而溝邊的排遺則告訴我們:麝香貓也這麼從山丘俯視這水網。

既然田還是荒了,那有沒有可能讓原本排水的水路設施,不要這麼著急地把水都截住排走?讓這被丘陵錯綜環繞的無名溪和積水沼澤,回到充滿貢寮原生態的樣貌;讓在大台北幾乎要絕跡的牛屎鯽、羅漢魚、田蚌、字紋弓蟹、田蔥們因此得以有落腳。而居民能否再從這別具特色的里山風情畫中,找回童年的記憶來與更多人分享?

這溪雖迷你,但田寮洋水網的價值,就在這些如微血管般的交織,讓水曲折而能滋潤當中小小的生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