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在黑色土壤築夢的詩人

執筆人:林明德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2019.04.10
2214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林明德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吳晟(1944~)世居彰化溪州,自許「鄉間子弟鄉間老」,在教學、耕種、讀書之餘,不停寫作,詩、文並奏60年。論者稱之為鄉土詩人、農民詩人、社會寫實詩人、種樹的詩人……不一而足。其中,「種樹的詩人」是新近的名銜,值得玩味。

1963年,吳晟19歲,寫了〈樹〉一詩,藉以比擬少年的獨特形象。1980年代,他在老家三合院門口埕的前院種植數十棵親自培育的樟樹苗,也萌生了定根意識。這些作為,都是他愛樹的潛意識投射,毋寧也受到母親深愛樟樹(樟樹是紅眠床的最佳材料)的影響。

2000年,吳晟、莊芳華夫婦從教職退休,面對台灣山林河川的浩劫,積極投入土地、農業、水利、生態的反思與實踐。2001年,他倆自忖,在體力與時間上,無法像農婦堅持在吳家的田地種植水稻,一季一季的耕作;「與其休耕,不如種樹」,於是有了在2甲多的黑色土壤,「遍植林木,任其生長,形成一片高大的樹林,邀請大家來徜徉遊憩」的夢想。

當時恰逢農委會林務局大力推動「平地造林」計畫,便提出申請,由林務局提供台灣原生種一級木樹苗,包括:烏心石、毛柿、櫸木(俗稱雞油或紅雞油)、黃蓮木與牛樟,共3千棵。吳晟曾興奮地以順口溜來涵蓋5種原生種一級木:「一隻烏毛雞,騎在黃牛背上。」

他深知種樹是「苦著一代,蔭三代」的事業,也是打造夢想家園的第一步,更是搶救台灣環境品質、恢復美麗島容顏的契機。他強調種植一座樹園,完全沒有經濟的考量,並指出種樹最需要付出的是耐心與愛心。

在樹園旁邊,保留2分地,由女兒作為生態復育的基地,進行「水田溼地復育計畫」,並進一步結合農民成立「溪州尚水友善農產」的品牌,成為彰化有機稻米契作的先鋒。

吳晟夫婦堅持樹園不噴農藥、不灑化肥、人工除草,且秉持「近代環境保育之父」利奧波德(Aldo Leopold,1887~1948)的「生態良知」,讓蕨類、苔蘚、地被……與樹共生,以落實自然倫理的概念。十年樹木,樹園森森,為了疏理間距,他倆開始送樹。把樹園夢想,延伸到公共領域,希望將公墓打造成為森林墓園。他們向溪州鄉長提出森林墓園的構想,加上有位鄉親鐘董的贊助,2012年,從樹園移植200多棵烏心石到溪州公墓。

這一座樹園,吳晟特別取母親之名(吳陳純,1914~1999),名為「純園」,以紀念一生與泥土為伴的農婦,並寓有他個人最嚮往的生命態度:單純、純淨的特質。

2014年,農婦百年冥誕,「純園」正式開放,不僅為大地、為子孫留下一片綠蔭,提供大家休閒的園區,更結合藝文活動、生態導覽,營造多重的意義。

2017年,吳晟、莊芳華決定將「純園」交棒給吳賢寧、莊惠雅醫生夫婦。新世代為了教育子女,在一片原生樹林設立「基石純園華德福自學園」—一座讓孩童重返樹林向大自然學習,發展獨立自主的個體之場域,包括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等4級50人,為「純園」注入另一層樹人的意義,也帶出既嚴肅又崇高的使命。

種樹的詩人在黑色土壤築夢,純園是具體又美麗的成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