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被看透透的動物

文/派翠西亞 |2019.04.07
2108觀看次
字級

文/派翠西亞

這世界無奇不有,有時就算睜著眼睛,也未必能看清真相。沒錯!這世界有許多通體透明的動物,而且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皆有,所以就算這些動物和人類或掠食動物只有一尺之遙,人們也未必能看到牠們的芳蹤。

透明物最常見於遠洋動物,也就是生活在海洋或者是湖泊裡的動物。這種動物的大小不一,最小的只有一點多公分長,最大的比一個籃球還要大。人們偶爾會通過牠們胃裡的東西或者是牠們偶爾閃過的彩色(或稱虹彩)發現牠們,但是即便相距只有三十公分,人們也很難發現牠們的身影,因為這些動物的皮膚是透明的,確切的藏身之處又十分神祕,因而常能躲過捕食者。

科學家索尼克約翰遜曾在《科學美國人》撰稿指出,幾乎所有沒有牙齒、不具毒素或者是無法快速遠離食肉動物的海洋動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隱形能力。因為牠們生出來就具有一定程度的隱形能力,所以可說是造物主在創造牠們的同時,就考慮到牠們生存需要的條件。

約翰遜在一項研究中寫道:「事實上,只有在陽光永遠照射不到的海洋深處,透明物才不常見。」也就是說:有陽光的地方,才會有透明動物。

文章說,很多透明動物依靠隱形的能力來確保自己的安全,能夠穿透牠們身體的陽光數量處於20 %到90 %之間。與較小的動物相比,更大的動物一般會擁有更加透明的組織,而且那些生活在大約七五○公尺水下的動物,其透明度會像在水面看到的那些動物的透明度一樣。

以下且來看看,浩瀚地球的空中,陸上、海底究竟隱藏著哪些人們視而不見的透明物種。

空中飛翔精靈 玻璃翅蝴蝶

科學家曾在厄瓜多爾發現一隻玻璃翅蝴蝶,這種蝴蝶在西班牙語被稱作espejitos,意思是「鏡子」。後來科學家更發現,從墨西哥到巴拿馬的中美洲都能發現這種透明蝴蝶。

一般蝴蝶靚麗眩目的翅膀是由極微小的奈米級鱗片密布形成的,幾乎不反射光線以免暴露行蹤,事實上,彩蝶就是靠迷人的翅膀來溝通和吸引伴侶,有些品種則藉由翅膀內側隱晦的顏色來躲避捕食者。但玻璃翅蝴蝶的翅膀絕大部分沒有鱗片,因而形成了可以看到背景的窗戶(透明的翅膀)。

玻璃翅蝴蝶的翅脈間組織是透明的,看上去就和玻璃一樣。其幼蟲體內含有猛毒,但成蟲後翅膀幾近透明,有些像蜻蜓,身體還會發出惡臭,因此禽獸均避而不敢接近。

陸地隱身高手 玻璃青蛙

學名為弗萊希曼玻璃蛙的透明青蛙,是中、南美洲雨林土生土長的動物,卻遲至二○一五年才由哥斯達黎加爬行動物研究中心的布萊恩庫彼琪團隊,在智利瓜亞坎發現。當時,庫彼琪形容說,玻璃青蛙是一種「精緻」的生物,因為其擁有十分鮮艷的淺黃綠色透明皮膚,體內的重要器官清晰可見,能發出長長的金屬般的口哨聲。

玻璃青蛙家族共有百來個物種,其中大部分都有著半透明的肚皮,可以看到牠們的器官如肝臟、腸道、骨骼和血管,甚至還可以看到小小紅色的心臟正在跳動著。有些物種甚至連骨骼也是綠色的,有些器官也是半透明的,十分神奇。

目前還不太清楚為何這些青蛙的腹部是透明的,但由於牠們的後背呈亮綠色,可以完全融入環境,平常休息的時候,也喜歡完全「黏」在樹葉背面,天敵並不容易發現牠們。「弗氏玻璃蛙」是夜行性及樹棲型蛙類,身形十分嬌小,成蛙的體長也只有二至三公分,四肢修長,有發達的吸盤,可說是攀爬高手。

最近台北動物園兩棲爬蟲動物館首次繁殖成功「弗氏玻璃蛙」寶寶,這也是「玻璃蛙」繁殖上的一大突破,未來民眾將有機會在台北市立動物園熱帶雨林館和兩棲爬蟲動物館,見到這種通體透明的青蛙。

水下透明王國 眾多忍者

大部分透明的動物都生活在水中,這也是造物者最智慧的安排,使這些動物可以隱形於水中以躲避天敵。

例如水母,不論是箱水母、月亮水母、僧帽水母,都是開闊海域中最具優勢的透明物種,甚至可以把牠們的透明特徵當作武器,掠食附近的魚貝。例如,僧帽水母擁有看起來像幼魚和小蝦的色彩艷麗的有毒刺器官。試圖吃掉這些「小魚」的食肉動物會很快喪命,因為牠們看不到那個與毒刺相連的大型透明動物的存在。

水母等一些由凝膠狀物質組成的動物,具有抗壓性又有足夠的浮力,能讓牠們在水中輕鬆漂浮。透明動物一般只要很少食物就能存活下來,因為那些透明的部分是不需要營養的。然而,當這些動物偶然遇到營養過剩的情況時,就能以驚人的速度生長和繁殖,一下子就能出現數億個體。

章魚和魚蝦 全身看光光

除了水母,最神祕特別的透明水中生物就是玻璃章魚。牠幾近透明,隱蔽在深海中,難以尋覓。只有消化器官和眼睛是不透明的,但眼睛不圓不禿,也比其他種類的章魚或烏賊小很多。

另一種乍波蛸章魚同樣也是透明的。牠們還有另一個技能:可以躲避自體發光的捕食者。二○一一年,科學家發現,當捕食者光線照在牠們身上時,乍波蛸就變成暗紅色。

除了章魚,海中也不少魚類是全身透明的。像二○一一年才在巴西的尼格羅河發現的藍肚魚,就具有半透明身體,其拉丁學名意指「藍色肚皮的夜行者」,說明了其外觀和生活習性,但沒有說的是,除了腹部和頭部外,這種魚幾乎是透明的。

其實,大多數魚在幼年期都是透明的,因為這樣可以幫助牠們在發育成熟之前進行偽裝。但藍肚魚長大成熟後卻仍然透明(另一種全身透明的玻璃魚、玻璃蝦也相同),透明魚蝦的個頭通常不會很大,僅約一公分多。

冰魚演化後 全身半透明

此外,生活在攝氏零下二度、水深十公尺下的南極冰魚,是南太平洋海域的強勢魚類。南極冰魚完全適應了冰冷的海水,牠們多數有著半透明的皮膚。其中一個鱷頭冰魚屬,身體裡流淌的甚至不是紅色血液,也是唯一一種不靠血紅蛋白在血液中輸送氧氣的魚類。

此外,在眾多能拿來跟玻璃相比的透明物種當中,最接近玻璃的應當屬維納斯花籃。牠們也被稱作玻璃海綿,牠們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硅,這也是玻璃的主要成分。維納斯花籃生活在西太平洋冰冷的海水中,牠們堅固的身體固著在一千公尺深的海牀上。牠們網狀柱形身體長得像一個精緻的花瓶,能長到二十五公分長,能將海水吸入瓶腔並過濾食物。

這種多洞的身體偶爾會被蝦作為棲息之所。蝦在幼蟲的時候住進去,長大之後就逃不出去了。然後蝦被囚困其中,彷彿與海綿動物結為一體。這樣的海綿動物,在日本成為了頗受歡迎的結婚禮物。唯在水中透明的玻璃海綿,一旦離開海水,外表顏色就變得蒼白。

大海中其實還有各式各樣透明的各類生物存在,白對蝦、海核桃、水螅水母、海蝴蝶(某種海蝸牛)、生長於淡海水的幽靈蝦……大多數品種都沒有殼,全身幾乎都是水,呈透明狀,而有殼的那些也大都是全透明的。另一種重量十八公斤左右,體長超過一公尺的背棘鰩,壽命在十五歲以上,身體也呈半透明狀,見證水中傳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