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公事包 好生活

 |2019.03.12
3167觀看次
字級
藝術家楊北辰與其公事包木雕作品。圖/記者何定照
紙袋,藝術家楊北辰與其木雕作品。圖/記者何定照
書籍,藝術家楊北辰與其木雕作品。圖/記者何定照
李應鏜提包,藝術家楊北辰與其木雕作品,圖為台灣早期本土重要政治家李應鏜的提包。圖/記者何定照

【本報台北訊】一般人用慣生活中的物件,往往不覺得它們有何特別,在藝術家楊北辰眼裡,它們卻綻放特殊光彩。楊北辰近日展出木雕作品,從紙袋、衣、鞋、公事包到古籍書本,樣樣寫實,其實都是從整塊木頭雕出來的。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的楊北辰,在就讀復興商工美工科時被老師磨練出精準技術,就讀北藝大接觸木雕後,投入木雕世界。

整塊木頭雕出

最怕粉碎性骨折

雕木雕首要選木頭,楊北辰說,不同木頭香氣、色澤各異,適合不同選材,例如可提煉出樟腦油的平地樟木,香氣很濃郁,但會「野」到刺鼻;高海拔樟木則有淡淡的沙士或可樂味。許多木頭還得放久,甚至十年才能用,否則若不夠乾,加上刻出木雕後會因氣候收縮,都可能導致斷裂。局部斷裂可用對的膠及方法黏回去,若是「粉碎性骨折」就沒救。

一路雕到二○一○年辦首次個展,楊北辰說,他這才發現自己雕的都是生活上的物件,充滿自己的記憶、感情和對生活的體悟。

像他用桂楠木雕出的紙袋,讓平凡事物迸發奇異美感,也將所有人觀看事物的角度拉到全新高度。

他雕出大學時穿的短馬靴、與妻子互送的大衣,「刻畫」下個人記憶。尤其一雙妻子婚宴時穿的紅色高跟鞋,楊北辰刻意將其重量雕得跟真鞋一樣,甚至保留鞋底踩髒和磨損的痕跡,彷彿同時記錄愛妻走路習慣。

楊北辰也讓木雕對象從個人記憶層次拉到歷史層次。二○一二年,他偶然看到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捐出公益拍賣的舊公事包,興起想將其雕成作品的強烈渴望,獲得楊志良同意出借一年作為「模特兒」,藉物件留下楊志良推動二代健保的功勳;二○一四年,他又雕下台灣早期重要本土政治家、西螺大橋推手李應鏜的提包,也記錄下李應鏜為西螺大橋當面向時任總統蔣介石請願的公僕奉獻生涯。

捲起發霉書頁

雕刻得維妙維肖

近年,他更雕下許多古籍。楊北辰說,大家往往忘了書有多美,但這些書光是經歷過的歷史就極具美感,像他雕出因時光捲起的書頁、用色彩表現老書發霉時,總感到強烈歷史感。

由於楊北辰堅持每件木雕都要從整塊木頭「用減法掏空」後雕出,每件作品都極具難度。像紙袋彎曲的細提把、膠帶的黏痕,都得一面挖空木頭雕刻,一面小心不讓木頭斷裂;楊志良公事包從背帶、縫痕到拉鍊的每個環節,乃至李應鏜提包的立體縫線,得當浮雕一樣慢慢刻,後者甚至花了兩年才雕成。也因每件木雕幾乎都是實心,這些作品往往很重。

楊北辰最近在南投草屯的毓繡美術館展出「沉靜蒼茫:從記憶走向歷史」個展,展至五月十九日。楊北辰笑說,他是處女座,總熬不過自己對「把作品做好」的要求,只希望這些作品能如他展名一樣,都從記憶走向歷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