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當飯菜混裝 7壞處威脅健康

 |2019.02.13
169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根據董氏基金會網路問卷調查發現,學校午餐餐盒準備,約有超過七成的家長,幫孩子準備的餐具是碗公或便當盒,其中有四成家長會多備一個碗給孩子裝湯;而幫孩子準備餐盤,或具分隔的便當盒,僅約兩成。究其原因,可能與方便攜帶、吃飯速度能較快等有關。但習慣將飯菜混一起用餐,對於孩子的飲食教育、健康等帶來以下不良影響:

一、 不易了解食物分量

國民健康署副署長游麗惠表示,食物的分量、營養都與健康息息相關,若將各式料理盛裝在大碗中,除了難以得知各類食物分量之外,也難以評估孩子是否吃得營養均衡。

若能分開盛裝,就能利用「每餐飯菜食材體積比二二一」、「飯跟蔬菜一樣多、蛋白質食物一掌心」等口訣,帶領孩子了解各類食物,及均衡比例的概念。

二、餐點外觀影響食欲

游麗惠進一步說明,影響食欲的其一關鍵是「食物外觀」。當原本美味又漂亮的菜色混合在一起時,大大降低美觀度,讓孩子失去從料理學習視覺美學的機會,且對孩子而言,「外觀」比「口味」更能影響食欲,唯有將「飯菜分離」才能讓餐點好看又好吃。

三、 失去認識食材的機會

國教署學務校安組組長林良慶表示,當各種食物混在一起,造成孩子無法一眼看出食材原貌,也吃不出食物原味,使得「飲食教育」逐漸走向失敗,造就孩子對食材產生陌生感,也影響未來對食物的選擇。

林良慶說,學校營養午餐品質一直是政府努力方向,不僅食材來源經過層層把關與認證,菜單也都由營養師考量學童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所設計,在營養與衛生前提下,多做變化並用心烹調讓餐點更加美味。若是能夠「菜飯分離」,不管是使用餐盤、分格的便當盒,都更能吃出料理所呈現出來的色香味。

四、 影響筷子使用技巧

林良慶觀察孩子在學校常使用的餐具發現,當食物放在大碗混在一起時,相較於拿筷子,多數孩子選擇方便性較高的湯匙,久而久之,失去了正確拿筷子的能力,且拿筷子和湯匙所使用的肌肉群不同,對行為發展上也有所差異。

隨著飲食西化、速食產業的崛起,會正確使用筷子的人和上一代相比已愈來愈少,許惠玉進一步補充說明,學校午餐時間是實施健康飲食教育最佳時機,除了可加強飲食相關知識外,也可實際執行用餐禮儀,如一起開動、適當使用餐具等,更可透過與同儕間的共餐、打菜等互助合作提升飲食素養。

五、 攝取過多油、糖、鹽與熱量

許惠玉表示,學校午餐菜色經過營養師設計,在烹調過程中會盡量降低油、糖、鹽,減少孩子攝取過多的熱量及調味料。但若使用大碗盛裝,將菜汁、湯汁等調味湯汁與飯混在一起,再加上使用湯匙挖食,無形中,將多餘的調味料通通吃下肚,長期下來影響健康,也不利口味培養。

六、 養成「吃太快」壞習慣

當飯菜裝在大碗混在一起用湯匙吃,可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加快進餐的速度,但需留意的是,「吃太快」所引起的健康危機。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趙舜卿表示,日本研究發現,吃飯速度快的孩子與習慣慢慢用餐的孩子相比,過重與肥胖的比例較高、腰圍身高比大於零點五的風險明顯增加。

七、 習慣「吃軟不吃硬」

飯菜混合的另一個問題是,若有菜色湯汁較多,易浸溼其他菜餚,當食物變得溼軟,會直接減少孩子「咀嚼」機會。趙舜卿指出,咀嚼可刺激唾液分泌、幫助消化,預防腸胃疾病發生外,還具有刺激腦部細胞、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學習力和記憶力。另外,咀嚼也有按摩牙齦和清潔牙齒效果,有益牙周健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