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台 歐洲傳真英國未來的十字路

蔡明燁(英國/台灣研究國際學刊總編輯) |2018.11.27
2688觀看次
字級

經過兩年的協商,長達五百八十五頁的英國脫歐協議草案,與二十六頁的未來前景,總算在十一月中旬出爐,並在同月下旬獲得歐盟二十七國元首的同意簽字,但換來的並非引頸期盼後的歡欣鼓舞,反而是英倫政壇更多的擾攘,國會面臨空前難題,走到了抉擇的十字路口。

首相梅伊企圖在協議中兼顧以下要素:奪回移民政策的掌控權,限制歐盟人口自由進出;保留歐洲關稅聯盟,確保經濟穩定;再者,須避免南、北愛爾蘭出現「硬」邊界。

然而要在不同的利益衝突間求取平衡,談何容易?結果自然是多重妥協,包括:一、從二○一九年三月二十九日至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脫歐過渡期間,英國仍須遵守歐盟規章,但因已失去會員國身分,不得享有決策權;二、英國共將支付歐盟三百九十億英鎊(合約新台幣一萬五千三百八十億元)做為補償;三、在過渡期結束以前,英國與歐盟將盡力解決北愛邊界問題,如屆時尋無恰當技術性方案,過渡期可續延兩年,但若仍無解,則北愛爾蘭與英國本島間終須設置「後盾」,檢查貨物進出,以確保南北愛爾蘭間運輸的通行無阻。

許多議員認為妥協太大,不符合選民公投脫歐的初衷;也有議員認為協議內容比不上留在歐盟,質疑為什麼還要脫歐?但反彈最強烈的,是有關後盾的倡議,原同意幫保守黨達成多數執政的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為此刻意杯葛政府預算,以示警告。

問題是,在耶誕節休會之前,如英國國會拒絕為協議背書,目前尚無人確知接下來的戲碼又將如何演變。有人堅持繼續跟歐盟協商,直到更好的條件出現為止,但歐盟已明白表示,這是一廂情願的空談,因為協議內容已是最符合雙方利益的結果;也有保守黨議員企圖倒閣,但人數不足,暫且作罷;工黨的如意算盤是提早進行全國大選;另外還有人疾呼,應該舉行第二次公投,讓民眾做最後的決定。

為宣揚脫歐條款,梅伊不斷與產業界溝通,爭取上叩應節目與閱聽大眾直接對話,並寫了一封公開信,說明當協議生效以後,因公投而撕裂的英國社會,終將步上和解之路,開始迎向新的未來。

站在徬徨的十字路口,英國何去何從,未來兩周即將揭曉,但無論結果如何,梅伊所展現不屈不撓的堅忍性格,與二○一六年因公投結果非其所願而袖手離去的前首相卡麥隆相比,兩者的歷史定評恐將不可同日而語。

蔡明燁(英國/台灣研究國際學刊總編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