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點

文/人間社記者蕭惠珠、張文婷、陳德啟 |2018.10.29
1404觀看次
字級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 溫金玉。圖/人間社記者知泉
德國漢堡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教授 康易清Carsten Krause。圖/人間社記者知泉
韓國金輪寺住持、中央僧伽大學 本覺法師。圖/人間社記者知泉
南韓東國大學中文系教授 朴永煥。圖/人間社記者知泉
美國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 Dr. Jane Iwamura。圖/人間社記者知泉

文/人間社記者蕭惠珠、張文婷、陳德啟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 溫金玉

研究制度當修行 心甘情願

溫金玉特別提早抵台,參訪台灣北部的數所佛光山別分院和文化景點,參觀佛大時,溫金玉看見「百萬人興學」的壯舉,感動得熱淚盈眶,他說這不只是大師「發大心」,更要有氣勢如虹的大願力。

溫金玉稱許大師為僧信二眾所訂定的清規戒律,不離傳統叢林精神,又和現代社會接軌,勢必成為未來華人世界佛教僧團的重要軌範。溫金玉發願要次第完成大師《僧事百講》、《佛光山清規》、《徒眾手冊》的闡釋研究,為現代佛教僧團的組織和管理提供典範。他提起參訪蘭陽別院時抽到「心甘情願」法語,這四個字正是他當前對學生、研究、家人、親友、修持的心態:在大師感召下,一切「心甘情願」。

德國漢堡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教授 康易清Carsten Krause

深耕本土化 發揮影響力

康易清在會中發表〈中國大陸對人間佛教從過去到現在的需求〉論文,根據中國佛教協會宗旨、法規、章程的變化,試圖梳理出人間佛教近百年來在中國發展、變遷的軌跡。

康易清認為,宗教要弘傳到文化背景迥然不同的異邦,除了教義、教法的輸出,鼓勵到宗教聖地朝聖,參與、體驗原汁原味的宗教生活,也非常重要,若能熟悉該宗教的語言文字,更容易深入。

根據康易清的親身觀察和體驗漢傳佛教對歐洲人仍然具備吸引潛力,如獨特的梵唄、打坐和戒律。康易清說,佛光山的人間佛教,訴求清楚,體系健全,若能加強「本土化」工作,深耕在地,還是可以發揮影響力。

韓國金輪寺住持、中央僧伽大學 本覺法師

有情有義 再續善美因緣

本覺法師選擇以霍金博士對基督教發出的挑戰為切入,思考佛教何以應對科學的挑戰。回歸經典發現,佛教「緣起法」在回應科學方面頗為有力,而霍金博士所謂「沒有一個主宰的上帝存在」的發現,與此不謀而合。

本覺法師表示星雲大師在尊重因緣的基礎上,行常人之難行,忍眾生之難忍,主動創造因緣而成就人間萬事。

善觀因緣帶來美好的人間佛教,此次他有幸出席會議,一則是為了發表,更重要的是為了專程回來對星雲大師當年「給」,邀請30位比丘尼來台的因緣表示感謝,也希望能向大師報告當年的因緣帶給他20年來弘法事業的改變。若能再見這位令人尊敬的老師,獻上自己的謝意,此生無憾。

南韓東國大學中文系教授 朴永煥

宣揚人間佛教 內涵扎根韓國

朴永煥以流利中文發表「菩提心則忠義心──儒佛結合與台灣『人間佛教』」論文。認為台灣人間佛教不僅強調儒家大同思想,而且要求為人之道、道德規範、社會倫理等級關係,所以成為台灣佛教思想的主流。同時人間佛教也符合台灣文學界和文化界的文化尋根、回歸本土的熱潮,追求以儒佛結合為特徵。

朴永煥念茲在茲於韓國佛教未來的發展,希望能宣揚人間佛教的理念,讓青年學子早日接受佛學薰陶。他說,東國大學今年成立中華文化研究所,預計明年舉辦人間佛教學術研討會,讓當地學者藉由會議了解人間佛教的精神內涵,進而產生影響力,讓人間佛教在韓國開花結果。

美國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 Dr. Jane Iwamura

平等尊重 不同種族和平共處

美國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Dr. Jane Iwamura表示,佛光山僧團在全球的弘法實踐,引起學者的關注。佛光山對於「人」的管理哲學和管理方法,造就了優秀的現代僧團。僧團與佛光會之間的平等與合作,比丘與比丘尼之間的性別平等與尊重,人間佛教國際化的開展所貫穿的「人我平等」,共同促進不同信仰、種族、文化的和平共處。另一方面,人間佛教重視宗教實踐,在文化、教育、慈善、共修上,作為佛法打入社會的四個面向。

西方學者通過對佛光山的觀察來定位星雲大師對佛教乃至人類文化的巨大貢獻,未來的研究首先受重視的則是比丘尼的角色和地位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