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晚餐

張景涵/新北市格致中學應英科二年級 |2018.10.26
1146觀看次
字級

張景涵/新北市格致中學應英

科二年級

星雲法師曰:「有些人以為金錢第一,有了錢什麼都行得通,甚至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其實,不論財物富有到什麼程度,終歸要銷毀散失。」對我而言,只要能和自己所珍惜的人在一起,即使粗茶淡飯也可以吃的津津有味;這不啻是一個物質上的溫飽,更是一個心理的溫暖。

小時候,父母經常不在家,我都是和祖父母一起吃飯,總是掛念著在外奔波的父母。偌大的房子裡,只有牆壁的水晶燈打開著,在這樣的夜晚顯得更加孤寂。木製的餐桌椅上的佳餚和內心的感覺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心裡的孤單彷彿是寸草不生的皚皚冬日,少了一家人的溫暖,一個人的晚餐就算是山珍海味也索然無味,因為家人所給予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一個溫暖的依靠,美國知名的社會工作師薩提爾說:「我相信家庭與外界是截然不同的,它可以充滿愛,關懷及了解,成為一個人養精蓄銳的場所。」

長大後,父母在家的時間也多了,現在家裡的飯菜多了一種家的味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晚餐,是小學三年級那年初夏的一頓晚餐,當時炎炎夏日,我拖著疲累的身軀從補習班回來,看著桌上一個古色古香的大砂鍋,好奇心作祟使我迫不及待地掀起那厚重的蓋子,一陣醬油香樸鼻而來,看著滷得恰到好處的滷蛋,濃厚的醬油香徘徊在齒舌間,每次吃著心裡都有一股淡淡的溫暖,它並不是一鍋簡單日常的滷味而已,它是媽媽從外婆手裡帶來的嫁妝,更是一種愛的傳承,星雲法師也曾說過:「我常常覺得一個人不必以擁有很多物質為滿足。」一頓晚餐並不一定要「酒非內法,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物質的滿足只是一個感官對於色香的渴求;而心裡的滿足才是生命的永恆。

我家的晚餐總是充滿母愛,也許很平凡家常,但對有些人來說卻是一種難以完成的夢。一頓晚餐吃的不僅僅是口腹上的滿足而已,也是一種心理上的盈飽,是一個家的溫暖,更是一個歸屬感。我有個朋友,他來自於一個單親家庭,從小被丟在家裡,他不曾有過被人愛的感覺,三餐不繼的他使我明白,沒體會過失去就不會懂失去的可怕,因為失去過而知道愛的珍貴。古人曰:「明知寶物得來難,在手何曾作寶看。」沒了歸屬感,彷彿失去了家的孤兒;沒了家,彷彿一個沒有人愛的人;沒有失去過,不會懂親情的重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