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米樂」獲全球影視製作人讚賞

 |2007.06.25
34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敘述台南縣後壁鄉農村生態和農民生活的「無米樂」,代表台灣角逐南非德班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參展前曾陸續獲得台北電影節媒體推薦獎、南方影展觀眾票選獎等,在德班首映期間,也獲得全球其他影視製作人的讚賞,許多僑胞觀看後也勾起兒時回憶和對台灣故土的懷念。導演顏蘭權、莊益增表示,這部片子雖然是以有點哀傷的結局收場,但如何重新喚醒台灣生命力的價值,才是他們想表述的重點。

首次代表台灣參加德班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的「無米樂」,將與來自全球另外五十部作品爭取最佳紀錄片獎項,經三位評審評判後,七月一日再公布最後得獎者,而透過二十一日的首映介紹,「無米樂」已讓同時參展的七十七國更加了解台灣另一文化風貌。

提起「無米樂」拍攝過程,顏蘭權說,當初接下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宣導短片時,聽到後壁鄉稻農的一些小故事後,反而產生一股莫名的衝動,覺得這些老農民的價值如果再不記錄,三十年後可能更沒有人知道農業和農民對台灣的貢獻。

這部影片雖然是以政府推動休耕計畫、農民表面上因無米可種而感到更快樂,但這群農民真的感到更快樂了嗎?莊益增認為,這部片子只是希望透過現實寫照的方式,試圖指出農民的困境。

莊益增以作家黃春明說過的一段話指出,「農業是人格成長的教師,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農業,就不可能存在什麼文明」,而隨著台灣農業體系日漸凋零,在人人高呼愛台灣、愛土地的口號下,莊益增說,真正愛台灣和愛這片土地的,反而是這些不會講只會做的老農民。

透過這部紀錄片,只是真實的記錄下台灣農民的困境而不做任何指控,但莊益增說,許多看過「無米樂」的觀眾,或多或少都會感受到台灣農業的危機,即使這部影片未做任何結論,不過以台灣老農民性格帶出的人生觀和生命觀,才是「無米樂」關心的重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