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聖母院 千萬信眾朝聖

 |2018.10.12
1158觀看次
字級
巴西國家聖母院內的宗教藝術博物館典藏逾三千件十七、十八世紀的宗教藝術品,以及數以百萬計的還願物品。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巴西兒童節在十月十二日,這天也是巴西阿芭蕾西妲聖母日。一九八○年,巴西政府趁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巴西,訂每年十月十二日為阿芭蕾西妲聖母日,亦是巴西的國定假日。阿芭蕾西妲聖母,每年吸引上千萬名信徒參訪國家聖母院。

阿芭蕾西妲聖母(Nossa Senhora Aparecida)起源於一七一七年十月,三名漁夫從聖保羅州南巴萊巴(Paraiba do Sul)河中撈起一座高三十六公分、重二點五公斤的赤陶作成的黑聖母像;因為聖母像是自己「出現」(葡文為aparecida)的,故被稱為「阿芭蕾西妲聖母」。

阿芭蕾西妲聖母的出現被視為神蹟,尤其是當時受到貴族殖民者欺壓的黑人奴隸和黑白混血的「次等人」,相信是上帝派出「黑聖母」保護大家。供奉聖母像的小教堂在十九世紀重建,建築為巴洛克風格,內部裝飾色彩豐富,吸引愈來愈多人朝聖,原本一個小村莊,亦漸漸發展成愈來愈具規模的城市。

時至今日,國家聖母院已成為巴西最主要的宗教觀光勝地,每年都有上千萬名信徒參訪,單十月十二日這一天就吸引逾二十萬人前往。天主教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本篤十六世及現任教宗方濟,都曾參訪過。

國家聖母院一九八○年建成後,獲若望保祿二世的祝福,四年後被尊奉為國家聖母院,是全世界第二大的天主教教堂,可容納七萬五千人。院內宗教藝術博物館典藏逾三千件十七、十八世紀的宗教藝術品,以及數以百萬計的還願物品。

原供奉阿芭蕾西妲聖母像的小教堂與國家聖母院之間為「信仰天橋」所連接,經常可見信徒用跪地的方式穿越天橋還願,叩謝聖母庇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