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副食品糖超標 增慢性病風險

 |2018.09.07
122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不少嬰兒副食品包裝標榜營養均衡,然而國內研究發現,市面上的嬰兒副食品僅六成五有標示含糖量;有標示含糖量的產品中,半數糖分超標,且標註「無添加糖」的商品,更有超過七成為高含糖量。父母可能在無意中,讓嬰兒從零歲開始養成對糖的嗜好,提升日後肥胖或罹患慢性病的風險。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陳怡君與台大醫院營養師辜郁晴等人今年發表一篇研究,研究團隊蒐集市售三百六十三件嬰兒副食品,針對包裝資訊與營養標示進行分析,但不含嬰兒配方奶粉。

陳怡君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二○一五年建議,糖的攝取量應少於每日攝取總熱量的百分之十,少於百分之五更佳,研究團隊以百分之十標準檢視市售嬰兒副食品。

結果發現,僅六成五的嬰兒副食品有標示糖量。在有糖量標示的產品當中,有五成四的糖量超標;包裝標註「無添加糖」的食品中,更高達近七成三含糖量過高。

陳怡君說,許多媽媽剛開始餵寶寶副食品時,以穀物麥片或簡單泥類食物作為起點,但研究顯示,七成的市售嬰兒米、麥粉與泥狀食品糖量超標,比嬰兒餅乾更甚。提醒家長選購產品時,別只看包裝上的廣告宣稱,更要檢視營養成分。

陳怡君說,這項研究凸顯許多食品包裝上的廣告宣稱雖無不實,但卻誤導家長以為很健康。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規範三歲以下的嬰幼兒食品不得作健康與營養的廣告宣稱,但台灣目前並沒有針對嬰兒副食品包裝宣稱有更進一步的規範,小兒科醫師或營養師可協助引導家長多理解食品營養標示與嬰兒飲食原則。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陳怡君說,或許可參考市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標示,依據含量不同分成紅燈、黃燈、綠燈等級,讓消費者一目了然,避免攝取超量。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提醒家長,嬰兒出生六個月後可開始添加副食品,建議不宜添加調味料,連黑糖、蜂蜜都別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