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談】中國第一個狀元

文/思云 |2018.08.15
1632觀看次
字級

文/思云

「狀元」,是中國帝制科舉時代的產物,中國自唐朝開始到清朝光緒為止,一千三百年間歷史上有紀錄的狀元共有五百九十八人,分別是唐朝一百四十一人、五代十國後梁二、後唐六人、後晉一人、後漢二人、後周一人、後蜀一人、南漢二人、南唐一人、宋朝一百一十八人、遼朝五十四人、金國二十八人、元朝三十二人、明朝八十九人、大西國一人、清朝一百一十四人、太平天國五人。

如果拿正統唐宋元明清來計算,剔除五代十國、遼金、張獻忠的大西國、洪秀全的太平天國等一○四人,中國還有四百九十多位狀元。誰是中國第一個狀元?應該是唐朝武德五年(六二二)壬午年的孫伏伽。

其實科舉制度,並不是唐朝創始,隋文帝為了擴大政權需要幹部,於開皇年間(五八一~六○ ○),籌畫分科取士,以充實官員隊伍,取代魏晉時代的選拔任用官員的九品中正制。劉肅《大唐新語》載,大業二年(六○六)隋煬帝又首創進士科,以「試策取士」,以考試成績來選拔官吏的做法,在當年帝制時代,可說極有意義,但隋朝還沒把這制度推展出來就滅亡了。於是唐朝繼承了這制度。

唐朝初時,科舉考試科目極為繁雜,分常科、制科二大類,共有九十多科,經常舉行的是明經與進士二科,進士科最為難考,詩、賦寫作是主要考試方式,亦最能顯出應試者的真才實學,故進士科所出人才最多,士子趨之若騖,王保定的《唐摭言》就有「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之言。

唐朝的科舉最大的缺點是與「薦舉」相結合,現代的說法就是「關說」,即應試者於考試前需先向權貴「拜謁投刺」行卷,請求推舉,主考官就要考慮到薦舉者權貴的地位來決定取捨,這公正性就有問題了,像才華出眾的白居易也不能免俗「行卷請託」,求取能中進士。

孫伏伽是第一名狀元,同科進士十四人,內有李義琛、李義琰及堂弟李上德,兄弟三人同時登科,就不能不懷疑是薦舉者的分量了,否則三兄弟一起上榜似乎可能性極小。

孫伏伽是貝州武城人,即今日之河北清河,此人仕途很妙,二朝為官,先仕隋煬帝任大理寺史,後任萬年縣法曹,隋亡仕唐,武德元年(六一八)討好新主,上諫三事:一、開言路,二、廢除百戲散樂,三、為皇太子諸王慎選僚友。唐高祖閱後大喜,下詔稱孫伏伽「既懷諒直、宜處憲司」,用為治書御史,似為今日之監察官。

言多必失,孫伏伽因上諫獲官,也因上疏失誤而被免職。巧在同年舉行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科舉考試,孫伏伽以免職官員身分應試,居然得中第一名狀元,官授刑部郎中,太宗即位貞觀元年轉任大理少卿,十四年拜升大理卿,出任陝西刺史,永徽五年(六五四)辭官,顯慶三年(六五八)病逝。

由孫伏伽起始,中國狀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光緒甲辰年劉春霖得中,才終結了中國狀元的歷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