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法書精粹導讀】蘇軾《寒食詩帖》

整理、節錄/雄獅美術.黃長春 |2018.08.14
3529觀看次
字級
北宋蘇東坡謫居黃州所書的《寒食詩帖》。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元趙孟頫所繪的蘇東坡畫像。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整理、節錄/雄獅美術.黃長春

原著/李秀華著《醉白──故宮法書精粹導讀.宋代篇》

近十幾年來,我感受到中國大陸對於傳統文化的復興很積極,就以出版來說,雄獅美術接受大陸邀請,所授權出的簡體字版書籍,書畫藝術史類占居多。不過,我衷心希望大陸書商能夠直接進口原版書,因為直排右翻的正體字,是最能忠實呈現書畫藝術的表現形式與鑑賞習慣。

畢竟,中國歷代留傳下來的書法,都是經過千年的演變與萃練,才能臻至目前穩定與均衡的完美形式。閱讀時,不會因簡體字刪減筆畫所造成的傾斜與留白,而產生視覺不平衡的困擾。(註)

台灣推廣書法藝術的困難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教授盧廷清,是油畫家,也是書法研究者。他在閱讀雄獅美術出版李秀華教授著《絕色—故宮法書精粹導讀.晉唐篇》、《醉白—故宮法書精粹導讀.宋代篇》、《天地—故宮法書精粹導讀.元明清近代篇》三書後,有感而發地說:

「這三本如此用心出版的好書應推廣到大陸。目前大陸對於文化求才若渴,此書若能進口到大陸定能普及。兩三年前,中央電視台錄製紀錄片《蘇東坡》,他們來台灣訪問了四位學者,我是其中一位。他們要我針對《寒食詩帖》做深入分析。在受訪的過程中,我感到他們很賣力地在推廣精深的傳統文化,尤其是書法藝術。

台灣民間的出版社,如雄獅美術雖然做得很辛苦,但還滿值得的。李秀華教授願分享她的賞析知識與經驗,令人欣喜。其實,寫書法可以預防老人失智。漢字的結構有其複雜性,現今人們敲擊電腦鍵盤久了以後,造成了會認字,卻不會書寫的窘況。中文是很有意思的,書畫家多半長壽,有其道理,因為寫字和彈鋼琴是一樣,都可以活化大腦。

這套書的出版,令我非常高興,一看就知文化工作者的用心。我之前曾到北京師大觀摩書法系,目前在中國大陸有書法系的大學超過一百所,也就是進到學校有四年完整的書法教育。有此機緣是因為半年前,北京師大的系主任與一位教授到故宮參觀書畫展,我有幸藉此機會進行交流。

他們之所以擁有豐富資源,是因為國家在主導這件事,他們一屆的本科生只有十一個人,一到四年級有四十四位學生,與碩、博班合起來不到七十個人,並且有專任教授在帶領他們。每位學生都有一個工作桌,碑帖文房四寶一應俱全地放在桌上。課餘之暇就在那裡用功。

雖然台灣一直想推廣書法藝術,但似乎有困難。就以水墨畫來說,長時間以來,傳統筆墨幾乎斷絕,應該說是毛筆的用筆已產生斷層,新的國畫雖說拿的是毛筆,卻與西畫無異,這是很可惜的。」

的確!盧教授的分享,真摯誠懇,不僅道出中國大陸對於書畫藝術的振興,也說出了目前台灣在這方面的困難性。他給予蘇軾書藝的評語是「尚意出新」,認為他創造出與以往不同的新意。

李秀華教授亦指出,《寒食詩帖》的不同凡響,正如蘇軾美麗而蒼涼的生命寫照,每每攬帖觀之,總使人低迴遐思,悠然不已。下文節錄自李秀華教授書中文字,圖版經國立故宮博物院正式授權,從文圖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蘇軾獨特的人生審美態度,及其個人濃郁的文人氣息,將書法的寫意抒情推展到一極致。

天下行書第三

蘇軾的《寒食詩帖》,是繼《蘭亭序》、《祭侄文稿》為天下第三行書。蘇軾不僅是一位全方位的文學家,詩詞文章造詣淵博,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書法家,其傳世墨跡以《寒食詩帖》最為歷代書評家所推崇,在書史上被推為北宋四大家之一。

蘇軾一生經歷宦海浮沉,尤其在烏台詩案後,遭新黨抹黑、誣陷其以詩文譏諷朝廷,指斥皇上等罪名,而對其上奏彈劾,使蘇軾倍受凌辱與折磨,多次遭到流放貶謫,悲劇性的命運,使他的心靈由外放的追求,轉而走向內心自我世界的探索。

《寒食詩帖》文本大意

《寒食詩帖》文本分為前後兩首。第一首詩中,蘇軾寫下謫居黃州,在過了第三個寒食節時,益加感傷生命的流逝,與年華的老去。平靜的文字敘述,道盡了他內心無限的淒涼。

第二首詩裡,他描述著綿綿不歇的雨勢中,小屋猶如一葉漁舟,在濛濛的水雲裡搖盪。他在空蕩廚房裡的破竈上煮著冷菜餚,並燒著溼冷的柴葦,望著空寒破溼的景象,不知不覺中才想起了寒食節又到了;只見烏鴉銜著墳間燒過殘剩的紙錢,於空中飛過。

蘇軾此時回想到自身被流放到黃州「思過自新」,只能自我反省過去所做的錯事,如今想再返回朝中,卻又看到君王的門層層深鎖;而欲返鄉祭祖,家鄉又在萬里之遙外。無限的感傷,好像阮籍一樣「窮途而哭」,爾後發現自己的心已沉重,有如死灰般的枯寂,燃不起一絲絲希望的火苗。

短長肥瘠各有態

蘇軾嘗自言其書「短長肥瘠各有態」,因此如《寒食詩帖》中「年」、「中」、「葦」、「帋」末筆懸針筆勢,一如長劍出鞘,勁銳凌厲。而「破竈」二字如「石壓蛤蟆」,「哭塗窮」三字又筆酣墨飽,重墨沉吟。行間強烈的節奏變化,以及字的重心上下左傾右側,彷彿是變奏樂曲於即將完結前的強奏,最終再以漸緩而小的字體收筆。真行相間,爽麗酣暢,如其詩文萬斛泉湧,一瀉千里,極盡變化之妙。

此帖傳達了寒食詩的蒼涼意境,亦洋溢著書寫者的情緒起伏,是為蘇軾書札墨跡中少見的樸厚縱逸書風。

註:參閱廖潔連著,《一九四九年後中國字體設計人:一字一生》,雄獅美術出版,頁九二~一○九。此書介紹十二位傑出設計師創作漢字字體的歷程。其中謝培元致力於解決簡體字的問題,使每個字體在共性之中,又能保有自己的個性之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