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搶收一期稻 南部米廠爆倉

 |2018.06.15
2901觀看次
字級
雲林西螺農會烘乾廠倉庫,昨堆滿等待烘乾的稻米。圖/黃姓農民提供
繳交稻穀貨卡車排滿嘉義縣新港農會外道路。圖/讀者提供
台南市後壁地區稻農昨天一早搶收一期稻作(圖)。圖/吳政修

【本報綜合報導】因應大雨將至,及全面實施稻作直接給付,全台一期稻作大搶割,烘乾場塞車。昨天許多米廠的糧倉已大爆倉、無法處理,已收割完的南部稻農痴痴排隊,盼能運到中部烘乾,但中部也在搶收,許多碾米廠也爆倉,大家自顧不暇。

依照正常的收割順序,現在台南已接近一期稻作收割尾聲,無米樂稻米促進會總幹事張美雪表示,農民都在收,芳榮米廠最多只能收七千至八千公噸的稻穀,米廠冷藏、烘乾、早已塞爆,已完全無法處理,昨天只好宣布休息。她一早都不敢出現在米廠,因為不知道如何面對農民。

張美雪不捨的說,看到農民前陣子日夜搶水,現在收成了又大爆量,收益沒有比較好,雖然中、北部已出現每百台斤八百五十元的低價,但她仍用八百九十元的價格收購,努力穩住量價,「寫稻穀過磅的地磅單二十二年,從沒寫過像今年一樣低於九百元的,真的已經無能為力了」。

中華民國米穀公會前理事長吳源昌表示,嘉義民雄、新港昨天都有烘乾場、碾米廠關廠,因為早已經烘乾大塞車,平時正常要烘乾二十小時,現在搶收溼度太高,至少要三十小時,但同一批米,不論溼度多少都要配合一起烘,烘太久,拖慢速率,消化不完。

農委會一再呼籲農民不要搶收,但搶收現象依舊,只是從嘉南地區往中部彰投地區「北移」,使得彰投地區的農會,昨天也開始湧現「繳糧車龍」。

地方農會 不忍拒收

「收不完啦!還不能拒收!」彰化縣田中農會總幹事曾招英強調,許多農民搶收青穀,許多稻穀都還「青梆梆」,但是農會不忍拒收,昨天收了五、六百公噸,員工忙進忙出,不少運穀車抱怨等很久才能進去,但烘穀設備不足,整個爆倉,只好拜託其他農會幫忙。

溪州農會也有一樣的狀況,總幹事彭顯賦指出,昨天運穀車平均都要排上一個小時才能秤重,司機抱怨不斷,但農會也很無奈,但慘的是農會一天最多只能烘三百噸溼穀,光昨天收了八百公噸,只好拜託北彰化的其他農會代為處理,「民間收購價比往年低,所有的稻穀都湧進農會」。

農糧署:勿再搶收

「南部烘不完會調往北部烘,雖然速度會慢一點,但一定能解決,就算民間倉儲爆量關廠,但公糧一定不會關。」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莊老達指出,各地價格開盤不一,有每百台斤超過九百元,也有八百多元的,主要還是因為各地稻米品質、稻穀溼度、青割(未成熟就收割)稻穀多寡而有差別,農民可以找收益好的方式來繳交,公糧是對農民最基礎的保障。

農糧署中區分署副分署長林美華呼籲農民別再搶收青穀,「最好水分三十以下再收」,否則青穀烘乾後的損失比例高,品質也不好,造成各方都輸。林美華強調,若農民因為大雨受災,政府會有災害救助,也會負責收購災害穀,請農民不要恐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