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花生湯另有乾坤

文/朱振藩 |2018.06.11
1198觀看次
字級

文/朱振藩

遙想四十年前,我在金門當兵,駐紮中山林內,地近尚義機場,地理位置偏遠而且進出不便,日常用品所需全靠一福利社,就食品這方面,僅供應貢糖、罐頭,可供選擇者很少。

罐頭常年皆有的,只有台灣運來的花生湯罐頭,滋味還過得去,不分嚴寒酷暑,偶爾喝它一罐,倒也是小確幸。

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花生,學名落花生,亦有番豆、土豆、落花生、土露子、長生果、萬壽果、及第果等別名。原產於南美洲,其傳入中國的時間,有謂是宋、元之際,唯尚待查證。據清人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的考證,應是聖祖康熙初年,僧應元住扶桑(即日本)覓種寄回,始有此物,較為可信。

花生的食法甚多,常供熟食,亦可生食。帶殼者多用細砂拌炒,鬆脆甘香,可充小食、茶點;也可用鹽水煮透當作小菜。去殼果仁多乾炒作小食,或水煮、油炸、醬、滷、涼拌成小菜。如施之於菜餚,多用作配料;而在剁碎後,則充當餡料。滋味可鹹可甜,其菜品有「鹽水花生」、「怪味花生」等多種,廣受饕客歡迎。當然啦,它亦可製做成花生醬、花生糖等大眾食品。

而最有名的花生料理,為出自福建廈門的「花生湯」。福建所產的花生,一向為人津津樂道。閩南尤其是興化(今莆田)出產的,名「黃落花生」,號稱「奇物」,其粒雖小,但含油量較多,且香味甚濃。廈門人取此所煮的花生湯,一直是市肆珍品,長久以來,大受人們歡迎,成為地方特產。

約莫八十年前,廈門市中山路有一家「黃則和花生湯店」,其店主為第二代,卻能將之發揚光大,他名字和店名同,操持此業達半世紀之久,以選料精細(顆顆肥美,大小均勻)、製作工藝嚴謹、重視質量信譽,而播譽遠近。

此外,廈門南普陀寺內的素菜館,則稱花生湯為「長生果湯」,嚴格管控品質,頗受好評。

製作此湯時,將花生仁置盆內,沖入沸水浸泡、脫皮,揀去次貨和雜貨。傾入鍋中加清水,亦可添些純鹼。先用旺火燒沸,再以微火煮透,待花生仁分成兩瓣、湯呈乳白色時起鍋,接著沖進煮滾的白糖水,攪勻煮沸即成。

此小吃湯色乳白醇厚,花生瓣浮於湯面,香甜軟潤入口即化,富有地方特色,向為素食名點,其滋補之功,堪與核桃酪並論,台灣各地有售,實為點心雋品。而與廈門一海之隔的金門,亦有上好花生湯,位於金城貞節牌坊附近的「科記」,就有招牌「花生湯」。比較起來,「黃則和花生湯」口味偏甜,不如「科記」能得其本味。

又,「黃則和花生湯」中,會掺入幾許切好的小芋塊,稱「花生芋平湯」;也有人加小地瓜塊。前者白中飄紫,後者白中泛黃,都有特色。

台灣則添入芋圓或地瓜圓,酥爽兼具,嗜食者眾。我個人則愛以「科記花生湯」搭配著油條享用,油條或蘸著花生湯,或一口油條一口湯,食來口感豐富,真是另個味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