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界 深研人間佛教修行

顏峻、黃凱 |2018.06.04
1495觀看次
字級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兩岸三地學者專家齊聚一堂。 圖╱人間社記者楊朔

【人間社記者顏峻、黃凱上海報導】由上海大學文學院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二日在上海星雲文教館盛大開幕。本次會議主題為「人間佛教與人生修持」,開幕式由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讓教授主持,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溫金玉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李向平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唐忠毛教授、佛光山副住持慧開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上海星雲文教館館長滿蓮法師,及海峽兩岸多所著名大學的近四十位學者,還有二○一八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博碩士研究生等共近百人出席。

程恭讓表示,希望通過會議的持續舉辦,深度研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並對近現代佛教轉型問題進行深度研討,努力打造高層次人間佛教學術平台,並起到溝通兩岸佛教文化、弘揚中華文化的功能。

李利安代表學者致詞,表示過去學術界對「行」的研究比較薄弱,本次會議以修行為主題,希望能夠帶動整個學界對修行的研究。

佛法生活化

理論實踐不二

妙凡法師提出星雲大師對修行的看法,人間佛教不否定傳統的打坐、念佛等修行,更看重如何將佛法落實到生活裡,回到人間的建設,「人間佛教理論、實踐是不二的。」

第一場主題論壇主題為「人間佛教的修持觀」,首先由程恭讓發表〈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修行學──《貧僧有話要說》關於人間佛教修行思想的綱要解說〉,他將星雲大師在《貧僧有話要說》中的修行理論歸納為四個方面:一、內涵重於形式,修行的本質不在於外在的形式,而在於內在的精神實質。二、重視現實生活中的修行,強調要注重在現實生活衣食住行中的修行。三、重視社會參與的價值,重視在社會人群中、工作實踐中的修行。四、以思想觀念的調整和淨化作為修行的重心,所以大師認為修行的本質是修心;他並依據《大寶積經.迦什品》回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修行學的理論脈絡。

李向平發表〈儀式建設社會,戒律構成公德──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戒學及其社會修持理論〉,他從佛教社會學的角度,對佛教制度和佛教修行的關係進行討論,認為星雲大師提出「發心與發展」以及「自覺與行佛」,作為人間佛教實踐與修行的法門,以及人間佛教社會建設的基本路徑,其核心就是人間佛教的社會修持理論。

唐忠毛發表的論文〈人間佛教的「菩薩道」修持進階及其社會融入探析──以太虛、法航、星雲三位大師為中心的考察》,通過梳理太虛、法航、星雲三位大師關於人間佛教「菩薩道」的修持方法與次第問題,認為構建法理充分、階次分明、行之有效的人間佛教修持方法,對於人間佛教的落實與推進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佛光山清規

連結古今戒學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溫金玉教授發表〈人間佛教制度研究──以《僧事百講.叢林制度》為中心〉,通過對佛光山人間佛教制度的研究,認為星雲大師既不違傳統佛制,又能順應時代形式的變遷轉換,形成了融合傳統與現代的「佛光山清規」,實際打通傳統佛教與人間佛教戒學之間的壁壘。

雲南師範大學哲學與政法學院李廣良教授發表〈「新般若學」視域中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以般若學的理論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進行考察,提出了「新般若學」的設想,通過般若智慧與方便法門的統一,妥善解決個人生死解脫與社會整體發展的關係問題。李廣良認為慈悲、般若、方便是人間佛教的三大支柱,也是「新般若學」的根本理念。

本次研討會安排有三場次的研討和兩個主題論壇,除了論文研討之外,並有滿蓮法師帶領的禪茶一味活動,期與會專家學者提供充分交流學習的機會,也提供大家了解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不二思想的深意。

二天會議論文從修持、哲學、教義、藝術等各個面向,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當代佛教的發展。三日閉幕式上,程恭讓總結表示,面對當今佛教的發展趨勢,持續推動人間佛教研究是我們的責任,對近現代佛教的發展與轉型,將進一步結合修持與社會思想的發展做深化研究。誠如大師所說,我們的重心就是修行,我們的目標就是淨化;就是肯定人間佛教的究竟義,透過淨化人心的修持,終至成佛的價值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