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花 無依移工的媽

 |2018.05.13
2122觀看次
字級
陳氏花(中)打造移工中途中心,收留失聯與傷病移工。圖/張裕珍
陳氏花協助受傷移工,張羅機票送他們返鄉。圖/陳氏花提供

【本報桃園訊】越南籍新住民陳氏花不捨同鄉在異地陷困,十年前起分享自家住處收留孤苦移工,由於求助人數愈來愈多,她近年更月花一萬八千元租下透天厝一、二樓作為移工「中途之家」,提供三餐與生活費,安置迄今超過上千人,陳氏花說自己不求回報,「陪伴大家平安回家」是她最大心願。

四十六歲陳氏花十三年前嫁來台灣,與丈夫定居在桃園大園,開起雜貨店做生意;她說,最初是先收留一名因逃逸後自首的越南同鄉,看到她無處可去,便把對方接到家裡同住,「越南人來台灣工作很辛苦,很捨不得,能幫就盡量幫」。

不論傷病移工,還是自首後無處去的失聯移工,陳氏花都大方接納,透過臉書網絡與口耳相傳,愈來愈多移工求助,三年前,她租下住處附近一間透天厝,男女分層居住,擺放床鋪、桌椅與生活用品,安置無家可歸的同鄉移工。

陳氏花租下的透天厝陳設雖簡單,入住移工也多互不相識,但彼此扶持,讓平凡的房舍有著濃濃人情味;陳氏花說,有些移工因意外受傷或生病,行動不方便,有的人幫忙洗頭、洗澡,半夜也會起來協助如廁,主動輪流照顧。

三十五歲移工勤氏李住進透天厝二個月,她原先在苗栗工作,卻意外遭遇酒駕車禍,經緊急開腦手術,雖然撿回一命,但仍喪失右眼視力,由於腦壓不平衡,醫師要她十個月之內不能搭飛機,陳氏花等人也視她如己出,耐心照料起居。

給他們家的感覺

「從來沒遇過這麼好的人,像自己的媽媽、姐姐一樣」,三十四歲移工陳氏娟是透天厝新房客,她說,在外逃逸壓力很大,自首後透過網路找上陳氏花,「在這裡找到家的感覺,同鄉們也都互相幫忙」,是她來台灣五年多最快樂的時光。

陳氏花打造移工中途之家,接濟人數至少上千人,她說,連同租金、伙食與生活費,每月大約支出五、六萬元,有時也協助喪葬費或醫藥費等,「自己其實都沒能存到錢」,但她不求回報,也拒收致謝紅包,只盼移工能平安返家。

陳氏花個性爽朗大方,無私照顧同鄉移工,善行義舉也獲得滿滿愛的回響,這幾年透過網絡連結,嘉義也有越南新住民加入她的行列,同樣租下透天厝成為中南部移工「中途」據點,受惠人數超過百人。

陳氏花近三年來幫助的人愈來愈多,移工來來去去,每月最多收留二十多人,遇到移工受傷生病,她也幫忙張羅機票等費用,主動陪伴對方搭機回越南,受助移工無不感動著人在異鄉,但擁有來自家鄉的溫暖,視陳氏花為「再生父母」。

一名失聯移工去年遭警追捕,過程中意外從四樓墜落,傷重住院,陳氏花獲悉後主動關懷,還陪他搭機回越南休養,陳氏花說,已回越南探視他三次,「他看到我,總喊我媽媽」,對方的母親也很欣慰,感謝她救了兒子一命。

台灣社工當司機

陳氏花的無私善行早已在越南同鄉之間傳開,家住嘉義的越南新住民范氏夢透過網路結識陳氏花,認同她為同鄉所做的一切,范氏夢在丈夫支持下,一年前也跟進在嘉義另外租房,月租八千元,就近收留中南部無處可去的移工。

除了越南同鄉鼎力支持,從事社福工作的台灣人胡美花看見陳氏花的努力,深受感動主動協助,胡說,移工隻身來台,但遇到傷病等突發狀況,處境弱勢,發現陳氏花低血壓沒辦法開車,每月要花高昂計程車錢,她協助接送分攤辛勞。

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主任林萬益指出,陳氏花為人古道熱腸,日前敬鵬大火案,上百移工被迫安置,陳氏花也主動伸出援手,號召同鄉力量發送慰問金,陳氏花為移工付出的種種,令人欽佩也相當肯定,移民署未來也會不吝從旁協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