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唯一清水國小師生在 活古蹟上課

 |2018.04.14
5700觀看次
字級
在台灣,百年老校有很多,像最有歷史的台北市士林國小、因為換過五次校地而被稱為「最悲情百年老校」的彰化縣員林國小;在校園內出現古蹟建築的也不在少數,例如台大、師大、成大等。 圖/黑中亮
大門與老榕樹 。圖/黑中亮
誠字碑 。圖/黑中亮
圖/資料照片
圖/黑中亮

【本報綜合報導】在台灣,百年老校有很多,像最有歷史的台北市士林國小、因為換過五次校地而被稱為「最悲情百年老校」的彰化縣員林國小;在校園內出現古蹟建築的也不在少數,例如台大、師大、成大等。卻很少有像台中市清水國小這般的「活古蹟」,保有一百二十二歲的歷史建物,讓人從走進校門開始就發思古之幽情,更像穿越時光隧道,感受牛罵頭公學校「百二歲」的百年風華。

清水國小最初為台中國語傳習所,於一八九七年在清水舊文昌祠舊址(今電力公司清水服務所)成立牛罵頭分教場,並於隔年,獨立為牛罵頭公學校,也是台灣唯一的古蹟學校。

走進清水國小,從老校門內的誠字碑,紅磚拱門、U字型的磚砌教室、舊講堂、川堂到教師宿舍,一磚一瓦、一樹一木都維持昔日模樣;而著名的日式宿舍群,於二○○八年登錄為歷史建築,並進行修復活化工程,都是充滿特色的歷史古蹟。

清水國小是少數仍有師生在「活古蹟」上課的學校,最近教師宿舍整修完成,搭配學校古蹟校本課程,是全台中市二十一所「親山近海樂遊屯」戶外教育的遊學基地之一,讓同學們可以走馬看花地沐浴在歷史氛圍中,也能細細品味百餘年光陰刻劃過的枝微末節。

與清水國小一樣擁有悠久歷史的士林國小,前身是一八九五年在台北芝山巖頂開漳聖王廟內創立的芝山巖學堂,比清水國小還年長兩歲,是全台最早設立的國民小學。

士林國小校內仍保有一九一六年完工的八芝蘭公學校講堂,也就是現今學校圖書館,及學校稱為中山堂、一九三○年代見證士林地區發展的公會堂,甚至還保留一塊「學務官僚遭難之碑」,其改名、遷校過程,都反映士林在不同階段的地區發展史。但至今卻沒有文資身分,居民擔憂日後遇開發案,兩座老建築恐面臨拆除。

校園12景 學生導覽傳承

【本報台中訊】台中市清水國小是一座百年的「活古蹟校園」,更是台中市親山近海樂遊屯的戶外教育基地之一,古蹟課程的教學情境,包括本校U型三十二間古蹟教室、講堂、日式宿舍群與校園內(含圍牆),由日據時代傳承下來的軟硬體設施以及文化,彙總出一套鄉土教學校本課程。

教務主任黃杏媚說,搭配學校古蹟校本課程,將全校學生分成低、中、高年級進行學習探索,針對校園十二景進行文史傳承,由高年級同學擔任「導覽小尖兵」,負責對低年級同學教導,同時也對外校同學進行校際遊學交流。

老師陳宗威指出,日式宿舍群完整保存後,將做為清水國小的鄉土教室、生活教室、藝文教室、音樂教室、舞蹈教室、餐廳或文創空間,也是開全台先例、唯一結合文資與學校教育的「活古蹟」。

為了提供台中市戶外教育的古蹟教學,在清水國小建置四區十二景的藏寶圖式課程,提供學生多元學習展能機會,在文物巡禮方面,建置校史時光迴廊,維護與傳承清小古蹟之美;日式宿舍群保存與學校相關的古物與紀錄,打造亮點學校文創中心。

特別是品格故事區,從校門的水字榕,到誠字碑、枯山水的真柏,見證清水國小的「真誠」校訓,進而建立品格學習廊道、品格榮譽鐘,培養學生品格力,並在古蹟講堂舉辦多元主題學習活動,孕育藝術與人文素養。

清水國小校園十二景包括:誠字碑、校門、辦公室與窗戶、紅磚拱門、鐘樓與水池、枯山水、U型古蹟教室、長廊、禮堂、日式宿舍群、奉安櫃、木製翻牌屏風。

而一樣擁有超過二甲子歷史的員林國小,卻有完全不同的命運。由於一百二十年來已經換了五次校地,許多畢業校友再回母校,卻找不到原有的地景記憶,無形中脫離與母校的情感連結,校方有感於此,希望透過收集老照片,喚回老校友的記憶,凝聚大家的向心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