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不修邊幅 可能憂鬱上身

陳玲芳 |2018.01.23
726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家中或街坊鄰居的長者,如出現邋遢不修邊幅、家中堆積雜物等自我忽略的行為,可能是老年憂鬱症的傾向,不可不慎!根據研究,鄰里關懷的凝聚力,有助預防和處理長者自我忽略問題。

七十出頭劉奶奶,個性內向、不擅交際,老伴過世後三年來,除了一周一次上市場買菜,幾乎足不出戶。由於長期獨居、難得出門,因此也就不愛打扮,常常蓬頭垢面、穿著邋遢,家中堆滿了過期的報章雜誌,以及長年來捨不得丟棄的瓶瓶罐罐,曾被遠房親戚取笑形同「拾荒老人」。

參加社區活動後 人變開朗

直到有一天,居住同樓層的鄰居來按電鈴,熱情地與劉奶奶分享自家烘焙的海綿蛋糕,並入內與她聊天,才讓她逐漸打開心房,後來在鄰居勸說下,透過參加社區活動,增加對鄰里環境的認識,與鄰居之間的相互聯繫。劉奶奶開始注重儀容,定期整理居家環境,人也變得開朗許多。

根據去年發表於《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研究指出,增加鄰里凝聚力,可能有助預防和處理長者「自我忽略」(無法執行基本的自我照顧任務)的問題。

一項以美國華裔老年人為對象的調查發現,與沒有憂鬱症狀者相比,有輕、中、重度憂鬱症狀的長者,更容易出現「自我忽略」的現象。調查結果發現,較強的「鄰里凝聚力」,可降低整體「自我忽略」風險。

上述研究,以三千多位六十歲以上美國華裔老年人為對象,透過問卷二十七個項目,評估過去兩周的憂鬱症狀,內容包含五種表現形式:囤積、個人衛生、不衛生的條件、房屋修繕需求及水電瓦斯設施缺乏。

研究結果顯示,約二成七有自我忽略的現象,其中超過六成老人出現憂鬱症狀;研究後發現,憂鬱症狀的增加,與自我忽略風險相關。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若沒有發展與他人的互動網絡,容易引發憂鬱。所幸,全台有愈來愈多社區關懷據點、老人文康中心,提供長者共餐、各式課程或社團等服務,幫助高齡者擴大交友圈及建立人際互動網絡。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相互認識、聯繫與支持,讓居民對所屬的社區擁有「歸屬感」,將成為最適當的關懷互助團體。

恐引發公共風險 危害安全

台北榮總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老年憂鬱症難以從情緒層面察覺,但可以從「自我忽略」的層面,觀察長輩是否可能有憂鬱症風險。

蔡佳芬指出,自我忽略的長者,不僅會產生憂鬱情緒,連帶也會出現飲食不正常、營養不良,或因被囤積的貨物割傷,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等生理症狀,甚至可能引發公共風險,形成社會危害。

蔡佳芬呼籲,當看到家中或街坊鄰居的長者,出現自暴自棄、不修邊幅、囤積物品等行為時,不要只是投以嫌惡的眼光,應該給予更多關懷,幫助他們脫離孤獨的情緒狀態,減少老年憂鬱風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