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草 一點露 天公疼憨人 上

文/義守大學應日系創系主任釋依昱 |2018.01.21
957觀看次
字級
二○一○年的親屬會拍團體照時,母親竟然就站在大師的旁邊(左)。她好開心喔。圖/義守大學應日系創系主任釋依昱

文/義守大學應日系創系主任釋依昱

人們常說我們來這個世間就是來造業,可是有多少人了解「業力」呢!「業」,梵語karma,音譯作羯磨,是「行為」、「行動」或「造作」的意思。因此,「業」即是行為上的生活;「力」是一種推動、驅使、影響、作用的意思。業力的意思是說行為造作以後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力。俗話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業力雖然左右著我們的命運,可是業力卻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

人生的貧富、貴賤、夭壽、愚智是遺傳和環境交互影響而決定,亦即「人之所以會有這些現象差別,乃是前世的業力,再加上今生的努力和機緣而造成。」一般人不了解這個「緣起」的道理,以為自己的命運是上天安排,是無法改變,這種觀念、見解和看法值得我們深思。

二○一七年的五月二十日,六十幾年前帶我到人世間的慈母,在醫院加護病房安祥捨報。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高雄、台北、常住、學校、醫院來來往往,感覺到生與死的距離是這麼的近,也對人生無常有強烈的感受、切身體會。

記得去年十二月我在台北道場演講時,母親還前來聽講,不到半年的時間,她已經到極樂世界跟阿隬陀佛作伴。雖然如此,但回想母親在加護病房中,吸著高單位的氧氣、插著鼻胃管、尿道管,是多麼的不舒服啊!雖然我們都很希望母親能夠好起來,但八十七歲高齡,器官也都衰竭了,所以我們也只有以祝福的心,期待母親乘願再來,換一個健康的身體再來和我們結緣。

當天向傳燈會會長慈容法師報告,容師父很快地回我簡訊:「為母親最後一程,應好好安排,常住會配合,請放心!」看完之後覺得很溫馨、很安慰。母親選在周六,是個好日子,因為各分別院都有念佛共修會,隨即和母親有因緣的分別院道場登記隨堂超薦,母親馬上就可以到世界各地去旅遊了。而且兒孫輩們也不用請假,就可以來參加助念。衷心感謝台北道場、普門寺的法師們,安排佛光會的會員來助念八個小時。

普門寺當家帶著幾十位信徒前來念佛,莊嚴響亮的佛號聲,大家都說母親的福報真大,有這麼多人來助念。其實母親在三十八年前就參加普門寺的念佛會,不識字的母親經常和人討論佛法,也傾聽年輕人的煩惱,並常做千層捲和法師、信徒們結緣,所以這個法緣結得又深又廣!非常感謝本山副住持慧倫法師,五月二十六日前來主持告別式;晉塔時非常感恩慈莊法師以及慧傳院長、慧義法師和多位師兄們來參加。

記得在我未入佛門時,對宗教一點也沒有信心,認為那是消極、頹唐、悲觀的;是失敗或遭遇不幸者的精神皈依處。又加上對神、佛不瞭解,所以抱著「敬鬼神而遠之」的心理。但母親不時的要我陪她到廟裡去燒香拜佛,當時的我只好帶著遊覽觀望的心情前去。

一個人的思想,常常深受環境的改變、自己的生活體驗及種種人事關係的變化所影響,我的學佛因緣,也因為母親的信仰而生根、發芽。就在我念高二那年,外祖母因病去世,母親傷心之餘,更是把全副精神寄託在宗教上;常到寺裡燒香禮佛,聽高僧大德講經說法。漸漸的,母親不再愁容滿面,對人生有了樂觀、積極的看法;對生、老、病、死也不再感到悲痛難過,且常要我教她誦讀經文及為她講解經義。那時候,我對佛經實在陌生,但母命難違,只好就字面大意講給母親聽。一、兩個月後,不識字的母親,竟然能把一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得異常通順。而且還將經中的大意,說給來訪的親戚朋友聽,並勸他們要多行善才有善報,多念佛、信佛才能往生淨土,並且曉以因果輪迴報應的可怕。這時,父親、兄嫂、我及弟妹們都感到奇怪而納悶著。

另有一件事,也改變了以往我對佛教的看法。那是在外祖母去世時,母親因悲傷過度而導致心臟機能衰弱、心肌擴大及氣喘,時常要打針吃藥。不久之後,卻發現母親的氣色好轉,醫生也好久沒有上門。原以為是吃了什麼特效藥或祖傳偏方,才有這麼大的功效。她卻告訴我:「你們一定奇怪,我為什麼少打針吃藥,事實上,我現在已經不太需要了。當我氣喘病發作時、或心裡憂悶、煩躁,只要一翻開經本,全神貫注的念,自然就忘記病痛,心也跟著平靜下來,而感受到法喜充滿。」此刻,我才覺得佛法的奧妙真是不可思議。更使我深受感動的是母親那種堅定不移、虔誠禮佛、渾然忘我的信念。

有一次妹妹告訴我母親在收集一些新的銅板,每天要放幾個銅板到存錢筒。母親提醒自己每天都要布施、行善。認為一點一滴的善心,會聚少成多、滴水成金,所以每天都感覺到很幸福很滿足。記得在百萬人興學的時候拜託母親找幾位委員,想不到不擅言詞的母親卻滿口答應,而且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找了將近三百個委員,她自己都做了智慧委員。

父親去世時,母親在叢林學院捐「賴昭德紀念獎學金」,並且說她去世後也要捐獎學金。所以也捐「張嫌紀念獎學金」。母親非常佩服大師,說:「師父上人很慈悲,讓窮人也有機會布施行善,每天捐獻一點點就可以眾志成城,成就大事業。」所以民國六十五年第一次參加佛光山萬緣法會,就覺得找到最好的師父、最棒的道場,從此每年都回山參加。大師的開示,「廣結善緣就能夠好運連連。人人和好,家家順利,事事如意,歲歲平安。」母親牢牢記在心裡,也時常與眾分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